摘要:安徽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场会在亳州市谯城区举行,8月28日下午,来自全省农业系统的150余名工作人员赴谯城区,实地调研了五马镇芍花村、古井镇杨楼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深入总结“谯城经验”,探寻乡村振兴的实践答案。
安徽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场会在亳州市谯城区举行,8月28日下午,来自全省农业系统的150余名工作人员赴谯城区,实地调研了五马镇芍花村、古井镇杨楼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深入总结“谯城经验”,探寻乡村振兴的实践答案。
在五马镇芍花村,参观团重点考察了朱庄中学闲置资产的盘活利用。该村朱庄中学占地约21亩,房屋62间,建筑面积930平方米,一直处于闲置状态。该村借助农村集体“老三资”清理契机,收回该处资产,采取分类处置的办法,将学校划分为三部分,分别出租给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厂、机械设备公司三家企业,不仅实现年集体增收18.5万元,还带动150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随后,参观团来到古井镇杨楼村。该村将零散土地整合为120亩振兴农场,并把老村部改造为交邮服务点和乡村振兴直播间,推动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2024年,杨楼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已达755.119万元,截止2025年7月,该村年集体收入已突破千万,预计2025年底可达到1600万元。
“这次现场会,我真切感受到亳州谯城区在乡村振兴中,村办企业接地气、有活力’的发展态势。”宿州市萧县农业农村局农经站站长周浩表示,回去后,他会把这次学到的经验好好梳理,结合其本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他们自己的村办企业发展路径,也希望未来能和亳州多交流,共同把乡村振兴的“蛋糕”做得更大。
调研结束次日,150余名工作人员还在谯城区接受了为期一天的培训,解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
谯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戴伟表示,近年来谯城区通过清理“老三资”、谋划“新三样”,持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芍花村、杨楼村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未来,谯城区将继续多措并举,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创新创优,扩大村级集体经济规模,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曾莹莹 满芮孜)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