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幽门螺旋杆菌这个名字听着陌生,其实它在中国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都可能感染过。它就像是胃里的“钉子户”,住进去就不愿意搬走。时间一长,不但伤胃,还可能引起胃炎、胃溃疡,甚至有的会发展成胃癌。
胃不舒服总不是小事,特别是饭后烧心、反酸、上腹胀痛这些症状老是反复出现,很有可能就是幽门螺旋杆菌在作怪。
幽门螺旋杆菌这个名字听着陌生,其实它在中国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都可能感染过。它就像是胃里的“钉子户”,住进去就不愿意搬走。时间一长,不但伤胃,还可能引起胃炎、胃溃疡,甚至有的会发展成胃癌。
它喜欢躲在胃黏膜下面,就像蚂蚁爬进了沙发缝,光靠表面擦是擦不干净的。想彻底请它走,需要用上合适的药物组合,而且要“准、狠、稳”。
以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多用“三联”或“四联”方案。比如一种胃药,加上两三种抗生素,有时还要加上铋剂。药是多了,但有不少人吃得胃不舒服,有的拉肚子,有的恶心呕吐,还有的人吃两三轮都没能根除。
这些老方案就像赶走蟑螂一样,喷了半天药,蟑螂还在墙缝里躲着,不但没赶走,反而让它越来越有抗药性。
现在有了个新搭档组合,叫伏诺拉生+阿莫西林。听起来像两个外文名,其实背后有许多研究在支撑。
伏诺拉生是一种新一代抑酸药,它的作用就像是给胃里的“火炉”降温,让幽门螺旋杆菌暴露出来,没地方藏。而阿莫西林是一种老牌抗生素,专打幽门螺旋杆菌这号“常客”。
这两个药合在一起,就像一个“探照灯”配上“狙击枪”,先把菌找出来,然后精准打击,不乱伤其他好菌。
过去的多联方案,一天要吃四五次药,药盒摆满桌子都不够。很多人光记着吃药时间就头疼,更别说坚持两个星期。
但用伏诺拉生+阿莫西林的方案,简单得多。一般一天只要吃两次,且只需要用十天左右。对那些记忆力不太好或没时间的人来说,确实省心不少。
伏诺拉生的类别叫“钾离子竞争性抑酸剂”,听着拗口,不如就把它想成“胃酸调控开关”的新手段。比起老一代的质子泵抑制剂,它起效更快,维持时间更长,不容易受食物影响。
有点像电饭煲的新款智能开关,按一下就能精准控制火候,不像旧款还得等水烧开再调节。
而且伏诺拉生对各种人群的适应性也更好,不挑胃,不挑时间,甚至吃饭前或饭后吃都可以,灵活度高。
讲到阿莫西林,很多人都听过。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历史悠久,副作用少。对幽门螺旋杆菌来说,它像是“老对手”,但好在这种菌对它的耐药性还不高,也就是说,用上它,幽门螺旋杆菌还没学会怎么对抗它,命中率高。
不少研究发现,如果能把胃酸压得够低,阿莫西林的杀菌效果会变得更强。这也是为什么它和伏诺拉生配合使用时,效果特别出色。
根据2023年《中华消化杂志》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的双联疗法根除率高达92%以上,而传统四联疗法有些地区甚至不到80%。副作用发生率也更低,常见的不适症状比如腹泻、口苦的比例明显减少。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新方案的耐受性更好,哪怕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病的人群,也能顺利完成疗程,不像以前那样吃到一半就放弃。
不是所有人都能用这个方案,但多数成年人如果没有青霉素过敏,用这个组合是非常合适的。特别是那些:
胃镜检查发现有慢性胃炎或胃溃疡的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家族中有胃癌史的人,建议尽早清除这类细菌;
反复上腹胀、饭后烧心、口臭的人,很可能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这些人群,若能及时进行检测并使用合适的治疗方案,不但能缓解症状,还能预防更严重的胃病发展。
虽然这个新方案用药少、疗程短,但也不是随便吃吃就能见效。吃药期间要特别注意几点:
别漏服、别提前停药。就像打扫卫生一样,前面扫干净了,最后几分钟偷懒不扫,灰尘又会回来。
吃药的时候尽量别喝酒,酒精会干扰药效,还可能刺激胃黏膜,加重不适。
避免吃太辛辣、太油腻的食物,比如辣子鸡、羊肉串、油炸臭豆腐,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让药效打折。
服药期间尽量不要同时服用其他抗生素或胃药,除非医生特别说明。多种药混在一起,可能会互相影响。
很多人一吃完药,症状没了,就以为病好了,其实不一定。幽门螺旋杆菌有时会“躲猫猫”,短时间内不发作,不代表它真的完全清除。
建议在停药后4周左右,做一次幽门螺旋杆菌呼气试验。这个检查很简单,只要吹气就能检测,不需要胃镜,也不疼。一旦确认完全根除,才能安心。
治疗只是第一步,后面还得养好胃。不要等胃又开始出毛病再想起治疗。生活中注意卫生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别共用筷子、勺子,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喂饭时别嘴对嘴吹凉。幽门螺旋杆菌多数是通过口口传播的,尤其在家庭成员之间。
尽量少吃生冷食物,比如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凉皮、生腌小海鲜,这些容易带菌。
饭前便后勤洗手,尤其是外出归来后。手上的细菌也可能是传播源。
不少人听说它和胃癌有关,却不太明白怎么回事。其实幽门螺旋杆菌在胃里长期停留,会慢慢破坏胃黏膜,形成胃炎,甚至造成黏膜萎缩、肠化生,时间长了就可能发展到癌变阶段。
就像土地老是被虫子蛀,先是长不出粮食,后来连土都变坏了。去掉幽门螺旋杆菌,就是在保护胃黏膜这块“良田”。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94年就把幽门螺旋杆菌列为一级致癌物,也就是说,它是明确会增加某些胃癌风险的因素之一。
不少人觉得胃病是小病,忍一忍就过去了。但胃不舒服不是忍出来的英雄,而是拖出来的麻烦。能早点治,别拖;能彻底根除,就别留下尾巴。
新药组合伏诺拉生+阿莫西林的出现,为很多人提供了一个更简便、效果更好的选择。不必再害怕吃一堆药,也不用担心副作用太多。只要配合好,按疗程吃完,很多人都能摆脱这个胃里的“老住客”。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李兆申,胡品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23,43(5):281-285.
[2]张振宇,陈治国,马明.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3):200-204.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第四次修订)[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12):803-820.
来源:李医师科普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