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6日,国家电投自主研发的“氢腾”燃料电池在南极泰山站成功实现发电,标志着氢能技术首次应用于极地科考领域。该系统在-40℃的极端低温环境下,能够稳定输出80kW的电力,相当于同时为20台1.5匹空调提供动力,展现了其在极寒条件下的卓越性能。
报名链接 : https://www.wjx.top/vm/ednkmJF.aspx
大会议题
政策导向,未来趋势
制氢及商业应用(绿氢关键技术和设备)
氢能的消纳
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
3月6日,国家电投自主研发的“氢腾”燃料电池在南极泰山站成功实现发电,标志着氢能技术首次应用于极地科考领域。该系统在-40℃的极端低温环境下,能够稳定输出80kW的电力,相当于同时为20台1.5匹空调提供动力,展现了其在极寒条件下的卓越性能。
随着氢能产业的兴起,国家电投更是前瞻性地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实现了从关键技术研发到生态系统构建的全面覆盖。研究机构指出,国家电投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以PEM燃料电池电堆与PEM电解槽为技术核心,成功掌握了催化剂、扩散层、质子膜、膜电极等关键技术。同时,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加强自主研发,国家电投不仅推动了氢能技术的进步,还通过投资加氢技术企业,构建了涵盖能源线和装备线的全产业链新模式,为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前瞻布局,多企业协同构建氢能产业链
国家电投在氢能领域的布局始于2016年,展现出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公司从能源线和科装线两个维度统筹规划氢能全产业链发展,重点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绿电制氢的协同发展,并着力布局可再生能源制氢装备及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稳步推进氢能技术创新和示范项目建设。
2021年,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央企上市公司,与长兴集团共同组建“长春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标志着国家电投在绿色氢基能源产业的重要布局。长春绿动以质子交换膜制氢技术为主攻方向,成功突破多个行业“卡脖子”难题,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PEM制氢装备研发制造企业,引领国内绿色制氢技术发展。
2020年7月,国家电投成立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与研发中心项目的承接主体,定位为氢能关键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平台,重点开展燃料电池及制氢装备核心部件产品研发及生产。武汉绿动氢能聚焦氢能产业链上游(制氢、氢储运、氢加注)、中游(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下游(燃料电池应用)的产业合作衔接,致力于打造完整的氢能产业生态。
此外,国家电投集团绿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参股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氢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关键装备的提供商以及氢能供应生态系统的构建商。舜华新能源已掌握高压氢气处理核心技术,业务领域涵盖氢能、核能和分布式能源,并在制氢(风电光伏的余电制氢EPC业务)方面积极探索,为国家电投氢能战略提供有力补充。
国家电投通过成立或参股相关企业,在制氢、燃料电池、氢能应用等领域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形成了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为自身氢能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合作共赢,构建氢能产业生态圈
国家电投在积极布局自身氢能产业链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与行业伙伴的合作,通过构建“朋友圈”不断完善氢能产业生态。
早期合作奠定基础:
2019年2月,国家电投与国家能源集团强强联手,深化在氢能利用、智慧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国际合作引领发展:
2022年7月,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氢能创新研究和成果落地工作室,推动氢能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聚焦应用场景拓展:
2022年9月,中国电投湖北氢动力、东风商用车、中国石化三方携手,聚焦氢能源研发应用,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共同拓展氢能源中重卡市场。
储能与氢能协同发展:
2023年11月,国家电投与宁德时代合作成立国电投时代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动储能及绿能服务发展,打造储能产业集群,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
2024年5月,国家电投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在绿色氢能、核能综合利用、第三方市场等领域深化合作,为中法能源合作注入新动力。
持续深化产业合作:
2024年11月,中国电投城投(深圳)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与氢蓝时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市场协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
国家电投通过不断拓展合作“朋友圈”,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氢能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生态构建,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投资建设,多项目齐头并进
国家电投在完善产业链布局的同时,也积极投资建设多个氢能项目,推动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
重点项目引领示范: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 总投资63.32亿元,位于吉林西部(大安)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园。项目将建设800MW风光发电装机容量、220千伏升压站、40MW/80MWh储能系统、46000Nm³/h混合制氢系统(50套PEM制氢系统,39套碱液制氢系统)、60000Nm³储氢装置以及18万吨合成氨装置,打造风光制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工程。
长春中韩示范区“可再生能源 + PEM 制氢 + 加氢”一体化创新示范项目: 国内首个将PEM制氢装备与加氢站功能结合的示范性项目。项目采用国家电投自主知识产权的PEM电解水制氢装备,作为长春市唯一加氢母站,为6条线路的氢能大巴提供每日500公斤加氢服务,一次加氢仅需20分钟,标准工况续航可达650公里,助力吉林省氢能全产业链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大型制氢项目布局未来:
科尔沁右翼前旗国电投长江生态制氢储项目: 2024年7月获批,总投资54.5亿元,位于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计划建设220000Nm³/h电解水制氢规模、132万Nm³储氢规模(1.6MPa)、54公里风电场至制氢站的220kV线路,占地面积1500亩,预计2025年9月开工,2027年9月竣工。
齐齐哈尔百万吨级氢基绿色能源基地暨万吨级绿色航煤示范项目: 总投资420亿元,占地面积162.9公顷。项目规划建设350万千瓦离网风电,配套16.4万吨/年制氢系统,可实现年产40万吨绿色航煤和40万吨绿色甲醇,打造百万吨级氢基绿色能源基地。
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加速推进:
鄂尔多斯库布其4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 由亿利洁能与国家电投合资成立的内蒙古库布其绿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总投资29.45亿元。项目计划建设40万千瓦风光发电装机容量,年生产绿氢15,460吨,推动风光制氢一体化发展。
国家电投通过投资建设多个氢能项目,覆盖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环节,推动氢能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来源:环保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