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先生(化名)被确诊为肺结核后,遵循医生开具的标准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服药两个月后,咳嗽、盗汗、乏力等症状都消失了,咨询医生是否可以停药。
张先生(化名)被确诊为肺结核后,遵循医生开具的标准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服药两个月后,咳嗽、盗汗、乏力等症状都消失了,咨询医生是否可以停药。
医生告诉他:
那么,到底为什么要全程规范服药呢?不按时服药可能带来什么后果?如何进行规范治疗?下面,就让疾控专家来给大伙儿讲讲清楚。
科学治疗:为什么要全程规范服药?
结核分枝杆菌分为快速生长、间歇生长、半休眠和休眠菌群四个菌群。
▶强化期(前2个月):杀灭大量活跃的结核菌,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但此时体内仍有其他的菌群。
▶继续期(后4个月):继续消灭残存结核菌,防止复发和产生耐药。
不按时服药可能带来什么后果?
如果症状改善后擅自停药或不规律服药,会带来以下严重后果:
▶病情复发,症状可能更严重!
▶持续传播,危害家人和朋友!
▶出现耐药结核,更难治疗!
如何进行规范治疗?
01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出现咳嗽、咳痰持续两周以上,尤其是伴有低热、乏力、体重下降、夜间盗汗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包括痰涂片检查、痰分子生物学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尽早确诊,避免病情恶化。
02规律全程服药,不擅自停药
完成标准治疗周期,部分复杂病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严格遵医嘱,完成整个疗程治疗,不要随意减少剂量或间歇性服药。
03联合适量用药,密切监测
服药期间需要多种药物联合用药,能够增强杀菌、抑菌效果以及减少耐药的发生。同时定期复查,包括痰菌检查、肝功能监测等,确保治疗有效且无严重副作用。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皮疹、视力异常等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04保护家人,防止传染
肺结核患者在治疗前两个月传染性较强,此时要注意:
▶戴口罩,避免飞沫传播;
▶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空气中的病菌浓度;
▶禁止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
▶避免与儿童、老人、免疫力低下者密切接触,保护他人健康。
重要提示
症状缓解,禁止停药!
规范服药,才能真正战胜结核!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
正在接受结核病治疗,
请提醒他务必按医嘱完成整个疗程!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24)到了,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人知道真相,一起对抗结核病!
记者:苏珊 编辑:俞丹 通讯员:董怡然 董卉 校对:杨荷放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