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6日,武汉大学迎新直播活动遭遇意想不到的尴尬场面。原本是为展示校园风貌、介绍入学手续的直播,却吸引了超过十万网友涌入,评论区迅速被各种尖锐问题和讽刺刷屏。
直播镜头前,武汉大学的领导们面带微笑迎接新生,镜头后的评论区却炸开了锅,一场精心准备的迎新活动演变成了大型翻车现场。
8月26日,武汉大学迎新直播活动遭遇意想不到的尴尬场面。原本是为展示校园风貌、介绍入学手续的直播,却吸引了超过十万网友涌入,评论区迅速被各种尖锐问题和讽刺刷屏。
“图书馆开放吗?”“有皮癣可以来贵校吗?”“女生能直接保研吗?”这些看似普通的问题,在武汉大学迎新直播的评论区刷屏时,带着明显的讽刺意味。
网友们用各种辛辣提问表达对武汉大学处理图书馆事件的不满。直播开始仅十分钟,评论区就已经失控。
面对汹涌的舆论,直播后台管理员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关闭评论功能。原本想要展示“大学之城”热情的活动,最终变成了一场沉默的独角戏。
这场直播翻车的根源要追溯到两个月前引发广泛关注的“武大图书馆事件”。2025年7月25日,法院判决男生肖某不构成性骚扰。
然而校方此前已对肖某作出纪律处分。8月1日,武大宣布成立专班复查该处分及涉事女生杨某的论文问题。
但到直播当日(8月26日),武大仍未公布结果。长达26天的沉默让公众失去了耐心,终于在迎新直播中集中爆发。
在直播中,武汉大学方面还联合6个食堂赠送3万份热干面,并联合某茶饮品牌赠送10万杯奶茶。但这些商业味十足的福利并没能挽回局面。
网友调侃道:“与其准备十万杯奶茶,不如展现十分诚意”。物质福利无法弥补公信力的缺失,反而被观众质疑是用物质转移视线,削弱了学术形象的严肃性。
武汉大学选择“删评关评”而非主动回应,违背了“堵不如疏”的危机公关原则。这种消极应对姿态被视为回避责任,加剧了公众对“暗箱操作”的猜测。
即使官方媒体此前已经发声批评武大“向上甩锅”的行为,武大似乎仍然选择了拖延策略。直播恰逢法院判决满26天,复查承诺逾期未兑现,公众耐心已经耗尽。
直播镜头关闭后,武汉大学校园恢复了平静。但网络上关于此事的讨论仍在持续发酵。
迎新直播变成大型翻车现场,武大管理层面临一个尴尬现实:评论区能关,但公众心中的疑问关不掉。
来源:痛苦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