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种人一安静就心慌,生怕被忽视。像机关枪似的输出,其实是在心里默念"快看看我"。他们可能从小被关注不够,或者习惯了用说话来维系关系,停下来就怕冷场尴尬。2. 脑瓜转太快,嘴跟不上脑子
特别爱说话的人,背后往往藏着几种常见的心理动机,用大白话来说就是:
1. 内心缺安全感,靠说话刷存在感
这种人一安静就心慌,生怕被忽视。像机关枪似的输出,其实是在心里默念"快看看我"。他们可能从小被关注不够,或者习惯了用说话来维系关系,停下来就怕冷场尴尬。
2. 脑瓜转太快,嘴跟不上脑子
典型"思维喷射机",想法咕嘟咕嘟往外冒。你听他说话像追连载剧,不是故意啰嗦,是神经连接太活跃,刹不住车。很多创意型人才都这样,但容易被人误会"话痨"。
3. 把说话当社交工具
有人用语言当暖场小太阳,特别是做销售、老师这类职业的,已经形成条件反射。还有人是"语言焦虑症",觉得沉默等于不合群,硬聊也要填满每秒钟。4. 隐藏的自恋倾向
少数人沉迷自己的声音,享受当C位的感觉。像行走的广播站,内容以"我"开头为主,插话技能满点。这种需要周围人温柔提醒:"要不要听听别人怎么说?"
其实爱说话不是毛病,关键看场合。如果自己中枪了,可以试试"3秒法则"——说完话默数三秒再开口;身边有这样的人,耐心倾听+适时引导话题就好。毕竟,会说话是能力,懂闭嘴是修行。来源:海洋扎心大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