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冲刺港股IPO,其招股书披露了公司多方面的详细信息。从财务数据到业务模式,从市场竞争到风险因素,都值得投资者深入研究。以下将对其进行深度解读。
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冲刺港股IPO,其招股书披露了公司多方面的详细信息。从财务数据到业务模式,从市场竞争到风险因素,都值得投资者深入研究。以下将对其进行深度解读。
业务与模式:创新研发与多元合作
专注创新药研发领域
迈威生物主要专注于自主开发肿瘤和年龄相关疾病药物,涉及肿瘤、免疫、眼科、骨科等领域。公司建立多个技术平台,如ADC药物开发平台、一体化高效抗体发现平台及TCE双/三特异性抗体开发平台等,为新药研发提供技术支持。例如核心产品9MW2821就借助ADC技术平台推进研发。
多元化商业模式并行
在商业模式上,公司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推进管线产品的临床开发与商业化,9MW2821已进入多项关键III期试验阶段;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合作与许可安排,与君实、上海药物所等国内外合作伙伴订立多份合作及许可协议,拓展业务覆盖范围,实现产品组合商业价值最大化。
财务数据:增长与亏损并存
营业收入:有增有减,结构变化大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1.277亿元增至2024年的1.996亿元,涨幅约56.3% ,主要得益于迈利舒和迈卫健商业化后的销售额增加。然而,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01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154亿元有所下降,主要因2025年上半年未确认新的大额对外授权收入。从收入构成看,2023 - 2025年上半年,药品销售收入占比从33.0%提升至99.9%,对外授权收入占比从67.0%降至0.1%,营收结构变动超99%。这一变化反映出公司业务重点逐渐向药品销售倾斜。年份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变化药品销售收入占比对外授权收入占比2023年1.277-33.0%67.0%2024年1.99656.3%72.4%27.6%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核)1.154---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1.011-12.4%99.9%0.1%净利润:亏损扩大,盈利压力大
2023年净亏损10.588亿元,2024年净亏损10.466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已达5.522亿元,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4.462亿元,大幅增长约12.5% 。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产生经营亏损,主要源于研发活动产生的高额成本及推广商业化药品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且这些成本开支远超确认的收入。
年份净利润(亿元)同比变化2023年-10.588-2024年-10.466-1.15%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核)-4.462-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5.52212.5%毛利率:呈下降趋势
2023年毛利率为98.0%,2024年为84.7%,2025年上半年为78.1% 。毛利率虽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可能与销售成本的增加有关,如2024年销售成本为3038.8万元,相比2023年的255万元大幅增加,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2212.2万元。
年份毛利率同比变化2023年98.0%-2024年84.7%-13.3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78.1%-6.6个百分点净利率:深陷负值
2023年净利率为 - 829.3%,2024年为 - 524.3%,2025年上半年为 - 546.2% 。持续的巨额亏损导致净利率深陷负值,反映出公司目前盈利能力较弱,急需改善盈利状况。
年份净利率同比变化2023年-829.3%-2024年-524.3%24.7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546.2%-21.9个百分点其他关键信息
关联交易:合作多,有潜在风险
迈威生物与君实、上海药物所、Disc等多家公司存在合作及许可协议等关联交易。例如与君实就重组人源靶向TNF-α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开展合作开发,与上海药物所合作开发新一代桥连定点偶联技术等。这些关联交易旨在整合各方资源,推进产品研发与商业化,但也可能存在合作方违约、利益分配不均等潜在风险,影响公司业务发展。
财务挑战:研发投入高,资金压力大
研发投入: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8.358亿元、7.829亿元和3.921亿元,占总经营开支比例较高,2023 - 2024年核心产品9MW2821产生的研发费用分别占研发费用的17.1%、27.6% 。公司虽有四款商业化药品,但未来收入及盈利能力仍高度依赖候选药物的开发、获批及商业化,研发投入大且结果不确定,资金压力较大。资产负债:从综合财务状况表看,2024年末流动资产净值为1.635亿元,到2025年6月30日转变为流动负债净额2.031亿元,主要由于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增加3.961亿元、计息银行借款增加1.163亿元等。流动比率从2023年的2.51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0.90,显示公司短期偿债压力上升。同业对比:竞争激烈
迈威生物在肿瘤药物市场,尤其是ADC领域面临激烈竞争。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435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253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0%,中国肿瘤药物市场也呈增长态势。全球ADC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8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24年的14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7.9%。迈威生物的核心产品9MW2821面临来自已商业化ADC药物如Padcev以及众多处于不同开发阶段候选药物的竞争,在竞争中需加快研发进度、凸显产品优势才能占据市场份额。
主要客户:集中度较高
2023 - 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合计分别占相应期间总收入的92.7%、73.7%及80.3%,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3.7%、29.5%及42.5%。客户集中度较高,若主要客户终止合作或经营状况恶化,将对公司现金流量和业务表现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主要供应商:相对稳定
2023 - 2025年上半年,向各期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总金额分别占采购总额的26.1%、25.3%及24.4%,向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占采购总额的11.0%、8.8%及6.9% 。虽与现有大型第三方供应商维持长期稳定关系,但供应商经营稳定性不受公司控制,若供应商出现问题,可能影响公司运营,包括候选药物的研发与生产。
实控人与股东:股权较集中
紧接上市前,公司由朗润股权、中骏建隆、真珠投资及朗润投资咨询共同控制,唐先生及陈女士通过上述主体合计控制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2.38%。股权相对集中,控股股东对公司业务和事务具有重大影响力,可能影响公司决策方向,虽有利于战略的一致性,但也可能存在控股股东为自身利益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的风险。
核心管理层:经验丰富但存人才竞争
核心管理层在制药行业拥有丰富经验,研发团队由385名人员组成,多数成员拥有本科以上学历,超55%成员拥有更高学位。然而,行业内对高素质人才竞争激烈,若公司无法留住关键员工或吸引优秀人才,可能阻碍研发及商业化目标的实现。
风险因素:多方面风险并存
研发风险:创新药物开发耗时、费用高昂且结果不确定,如核心产品9MW2821可能面临临床试验失败、无法获批或商业化的风险,且公司可能将有限资源分配至潜力不佳的候选药物,影响整体发展。监管风险:药品商业化及未来候选药物获批需履行持续或额外监管责任,面临持续监管审查,监管政策变动可能阻碍、限制或延迟候选药物的监管批准。商业化风险:依赖已商业化产品销售,若无法维持产品销量、定价水平及利润率,或无法获得所需监管批准,产品未获市场认可,将影响公司运营与盈利能力。同时,药品分销网络若管理不善,或分销商出现问题,也将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