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州文史】 唐与吐蕃的泾州之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4 11:46 2

摘要:据《新唐书》记载,公元763年,大唐名将仆固怀恩(九姓铁勒)率军围攻平州,困于城中的史朝义无路可逃,在今滦县榛子镇自杀。至此,七年有余的安史之乱结束。然而,多年的战乱不仅重创了国家的经济与民生,而且让代宗皇帝内心变得敏感多疑。他担心武将权力失控、文臣专权,转而

一千二百多年前,泾州(今甘肃泾川)爆发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这场战争凶险异常,关乎到大唐的生死存亡,是安史之乱后,帝国在风雨飘摇中的一次险胜。

据《新唐书》记载,公元763年,大唐名将仆固怀恩(九姓铁勒)率军围攻平州,困于城中的史朝义无路可逃,在今滦县榛子镇自杀。至此,七年有余的安史之乱结束。然而,多年的战乱不仅重创了国家的经济与民生,而且让代宗皇帝内心变得敏感多疑。他担心武将权力失控、文臣专权,转而宠信宦官鱼朝恩、程元振等人,并借他们之手,打压平叛功臣。先是剥夺了郭子仪的兵权,后来又冤杀功臣来瑱。不久,鱼朝恩、程元振之流作祟,致使“战功推为中兴第一”的李光弼忧郁成疾,含恨而终。这一连串事件,使君臣之间的关系愈发离心离德,大唐的国事也随之每况愈下,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仆固怀恩被逼造反

仆固怀恩出身大唐功勋世家,在平定安史之乱时,族中四十六人为国死难,两个女儿远嫁回纥以换取援兵。他在战场上独当一面、冲锋陷阵,可谓毁家纾难,忠心耿耿。然而叛乱平定后,他非但没有等来应有的封赏,反而因其外族身份备受猜忌。在这敏感之际,宦官们又从中作祟,使君臣误解加深,仆固怀恩被逼反叛唐朝。此时,距离他亲手终结安史之乱仅仅过去一年。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仆固怀恩心怀怨愤,四处散布谣言,声称大唐皇帝和诸多平叛宿将已经离世,蛊惑周边部族攻占大唐领土。他纠集吐蕃、回纥、党项、吐谷浑等族大军二十多万,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地直逼长安,意图一举占领大唐首都。消息传到长安,朝野震惊,京城瞬间为战争阴云笼罩,人心惶惶,形势岌岌可危。

郭子仪孤身探敌营

大军压境,朝廷却无人可用,代宗皇帝被逼无奈,重新起用赋闲的郭子仪。当时郭子仪帐下仅有一万朔方军,与敌方兵力悬殊,被吐蕃、回纥联军围困于泾阳城(今泾阳县区域)内。郭子仪深知敌众我寡之下,不可力战只能智取,他分析敌情后认为,回纥在安史之乱中与唐军多有合作,这次只是为掠夺财物而来。而吐蕃则是大唐多年的宿敌,向来野心勃勃,意在攻城略地。况且,吐蕃和回纥向来不和,只是因仆固怀恩的蛊惑才结成同盟。故而他们的同盟并非牢不可破,完全可以加以利用。于是,郭子仪决定尽力争取回纥,与其联合,合力对付吐蕃。

恰在此时,仆固怀恩突然病死,吐蕃和回纥一时群龙无首,形势变得复杂微妙。郭子仪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机会,派牙将李光瓒前往回纥大营,对其主帅婉言相劝:“公等顷年远涉万里,翦除凶逆,恢复二京,是时子仪与公等周旋,艰难何日忘之。今忽弃旧好,助一叛臣,何其愚也,且怀恩背主弃亲,于公等何有?”(出自《新唐书》)回纥主帅听后,自觉理亏,竟无言以对,开始怀疑仆固怀恩的说辞,要求面见郭子仪。

对于回纥的要求,郭子仪帐下将领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回纥人反复无常,不可轻信,主将安危关乎战争胜败,不能涉险而为。但郭子仪却坚定地说:“虏众数十倍,今力不敌,吾将示以至诚。”(《新唐书.郭子仪传》)。于是,郭子仪不顾个人安危,冒着被扣留甚至被杀的危险,只身走进回纥大营。他从容去掉头盔、盔甲,解下佩剑,径直走到主将合胡禄都督药葛罗面前,义正言辞地责备道:“诸君同艰难久矣,何忽亡忠谊而至是邪?”(《新唐书.郭子仪传》)药葛罗被问的哑口无言,直呼上了仆固怀恩的当。回纥将领看见曾经的大帅威严依旧不减,纷纷下马,恭敬地拜称:“果吾父也”(《新唐书.郭子仪传》)。

郭子仪深知,仅凭道义不足以让回纥与唐军联合,便许诺将吐蕃沿途抢掠的牛羊和金银等财物赠与回纥。药葛罗听后,立即答应与唐军联手,共同对付吐蕃。吐蕃军探听到这一消息,意识到形势不妙,连夜逃走。

泾州两战破吐蕃

郭子仪抓住战机,率唐和回纥联军一路紧追不舍。在泾州东南,十万吐蕃军被迫摆开阵势,准备迎战唐回联军。此时的唐军,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胜利的天平开始向他们倾斜。

唐军猛将白元光身披明光铠,手持长枪,一马当先,率领二千重装骑兵杀入吐蕃军阵正中,其势锐不可挡,瞬间便冲破了吐蕃军阵。回纥主将见状,也不再观望,率三千骑兵紧随其后,冲入军阵。当时泾州天寒地冻,吐蕃士兵弓弦结霜变硬,难以开合,战斗力大幅下降。唐回联军的五千带甲骑兵冲破军阵后,穿阵而出,将吐蕃军一分为二,使其左右不能相顾。这一战,唐回联军斩获敌首一万多级,吐蕃军丢盔弃甲,不顾同伴的尸体,向着川道仓皇逃窜。

在泾州以东的地界(今泾川县城东部区域),吐蕃军收拢溃军,重新整军列阵,意图再次迎战唐回联军。唐军重装骑兵联合回纥铁骑,采用中央突破战术,直冲吐蕃军阵。重装骑兵在敌军中横冲直撞、往来驰骋,所到之处,吐蕃军阵一片混乱,吐蕃大军瞬间溃散,士兵争相逃命,战场顿时沦为唐回联军对吐蕃军单方面的屠杀。此次唐回联军斩首五万余级,俘虏万余人。吐蕃残军丢下粮草辎重和金银财宝,狼狈逃回吐蕃。

泾州之战凶险万分,一旦唐军战败,长安及关中地区必将沦陷,届时生灵涂炭在所难免,唐帝国也会再次面临覆灭的危机。所幸郭子仪不负重托,在这场关乎国运的战争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他运筹帷幄之中,敏锐地抓住仆固怀恩死亡后的有利时机,以过人的胆识单骑深入回纥大营,成功降服回纥,彻底扭转了战局。两军对阵时,郭子仪指挥有方,充分发挥重装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直冲敌阵穿插分割,使吐蕃军彻底失去组织抵抗的能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战果。

唐军猛将白元光及精锐骑兵的强悍战力,不仅让吐蕃军闻风丧胆,也有力地震慑了回纥军,使其不敢再有临阵观望和倒戈的念头。经此一役,吐蕃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再向大唐用兵。泾州之战取得了胜利,长安也转危为安。郭子仪力挽狂澜,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让李唐王朝渡过了劫难,也在泾州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书写下了一段传奇。

来源:齐居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