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国石化发布2024年年报,1.1万亿的负债数据引发广泛关注。在能源行业转型加速、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这一负债状况不仅关乎中石化自身发展,也对整个能源产业格局有着深远影响。深入剖析其负债真相,是理解企业运营与行业走向的关键,而其中“负债合理吗”“后期还会
原创:中企财评
近日,中国石化发布2024年年报,1.1万亿的负债数据引发广泛关注。在能源行业转型加速、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这一负债状况不仅关乎中石化自身发展,也对整个能源产业格局有着深远影响。深入剖析其负债真相,是理解企业运营与行业走向的关键,而其中“负债合理吗”“后期还会加大负债吗”这两大问题,更是解读的核心要点。
财务数据解读
2024年,中石化实现营业收入3.07万亿元,同比下降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3.13亿元 ,同比下降16.8% 。期末资产负债率为53.3%,负债总额达1.1万亿左右。尽管营收和利润有所下滑,但资产负债率仍处于相对合理区间,财务状况整体稳健,抗风险能力较强。从近五年数据来看,中石化资产负债率呈现稳中有升趋势,从2020年的49.8%逐步上升至2024年的53.3%,反映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金需求的变化。
负债合理吗?
在商业领域,负债是企业运营中极为常见的现象。从理论层面来看,企业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当自有资金不足以满足发展需求时,负债就成为获取资金的重要手段。合理利用负债能够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帮助企业以较少的自有资金撬动更多资源,从而扩大生产规模、拓展业务领域、进行技术研发等,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收益。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合理性的关键指标,适宜水平通常在40% - 60%。中石化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53.3%,处于这一合理区间内。与国际石油巨头相比,英国石油公司(bp)近一年来资产负债率超过65%,壳牌保持在50%以上,埃克森美孚近几年也都超过40% ,在2020年甚至接近60%。可见,中石化的负债水平在国际同行中处于合理范围,并非异常情况。
从国内大型企业情况来看,许多不同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普遍存在负债现象。例如建筑行业的中国建筑,负债规模巨大,用于承接大型工程项目、购置设备和拓展业务;交通行业的相关企业为建设基础设施,同样背负着高额负债。这表明在不同行业的大型企业运营中,负债经营是常态,只要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就能在可控风险下推动企业发展。
负债来源探究
(一)产业特性与投资需求
石油石化行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从上游油气勘探开采,到中游炼化加工,再到下游产品销售,每个环节都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中石化为保障国内能源供应稳定,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在国内,积极推进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重点区域勘探,努力提高油气自给率;在海外,参与多个国际大型油气项目合作,拓展资源版图。例如,其在海外某大型油田项目的投资,从前期勘探、开发到后续运营,都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这无疑增加了企业负债。
在炼化领域,为顺应市场对高品质油品和化工产品需求,中石化不断升级改造炼化装置,提升炼化能力和产品质量。建设现代化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涉及先进设备购置、工艺技术研发应用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巨大。这些长期战略性投资,虽然短期内难以实现高回报,但对企业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至关重要,是导致负债增加的重要原因。
(二)运营成本与市场策略
中石化日常运营成本高昂。原油采购成本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巨大,国际油价上涨时,采购支出大幅增加;运输环节,油品和化工产品需通过管道、油罐车、油轮等多种方式运输,运输网络庞大,维护和运营成本高;生产过程中,设备维护、能源消耗以及人员薪酬等支出也不容小觑。
为提升市场竞争力,中石化积极拓展销售网络,在全国乃至全球布局加油站和销售网点。在国内,加强与地方合作,优化加油站布局,提升服务质量;在国际市场,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拓展销售网络涉及场地租赁、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费用,资金需求大。中石化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力度,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等,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市场占有率,这也进一步增加了资金压力。
(三)外部因素影响
国际油价波动是影响中石化负债的重要外部因素。当国际油价下跌,公司上游勘探开发业务收入减少,而下游炼化业务虽成本降低,但受市场需求和价格竞争影响,利润增长有限,整体盈利水平下降。为维持正常生产运营和投资计划,企业可能需增加负债融资。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融资难度和成本上升。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济下行期会提高贷款门槛和利率,增加中石化融资难度;为获取必要资金,企业可能需接受更高成本融资条件,导致负债规模和成本上升。
后期还会加大负债吗?
从目前的发展战略和业务布局来看,中石化后期仍有加大负债的可能性。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中石化正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规划提出到2025年在绿氢建设方面成为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 ,计划新建千座加氢站,以及建设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2024年中石化在新能源业务上已经有了显著投入,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总投资30亿,该项目计划产能2万吨/年,是目前全球在建最大的绿氢项目,也是中国首个万吨级的光伏绿氢示范项目。这类新能源项目前期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仅依靠自有资金往往难以满足,负债融资是重要的资金来源,随着项目推进,负债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在传统业务上,中石化也需要持续投入资金以保持竞争力。一方面,在油气勘探开采方面,为了发现更多优质油气资源,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新区域勘探和老油田的挖潜改造。另一方面,炼化业务面临着产品结构升级和环保标准提升的压力,需要对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这都离不开资金支持,负债融资是较为可行的途径。
当然,中石化也在努力通过其他方式缓解资金压力,降低对负债的依赖。比如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资产运营效益;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还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以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但考虑到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巨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负债规模仍有上升的可能。
中石化1.1万亿负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处于合理范畴。后期受业务发展需求影响,有加大负债的可能性。尽管负债带来挑战,但通过合理应对策略,企业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能源行业变革深入,中石化有望在负债管理、业务转型和市场竞争中取得新突破,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企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