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的孩子,成长路上处处是“卷”——学业拼成绩,兴趣班拼技能,连身高也成了家长暗自较劲的赛道。在这“卷不动又躺不平”的时代,谁不希望孩子挺拔如松?于是家长们各显神通:有的疯狂进补、狂练跳绳,有的迷信“增高贴”“长高奶粉”,甚至掐算季节,笃信“春天猛蹿个儿”。
如今的孩子,成长路上处处是“卷”——学业拼成绩,兴趣班拼技能,连身高也成了家长暗自较劲的赛道。在这“卷不动又躺不平”的时代,谁不希望孩子挺拔如松?于是家长们各显神通:有的疯狂进补、狂练跳绳,有的迷信“增高贴”“长高奶粉”,甚至掐算季节,笃信“春天猛蹿个儿”。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春天是不是长高旺季?如何帮助孩子长高?传说中的“长高奶粉”是不是“智商税”?帮助孩子避开长高误区,健康成长。
01 孩子什么季节长得最快?
“冬储春发!”“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孩子们的生长速度是其他季节的两倍!”这些关于春天有利于孩子身高发育的说法,我们可能都听过。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先说答案:目前并没有非常权威的研究证明春天比其他季节更适合孩子生长。
图源:六六爱摄影/图虫创意
根据UpToDate循证医学数据库,人类的正常生长确实具有季节性,在春季和夏季的生长速度较快。这个结论引用了1994年的一项研究。
此外,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调查了8.5至18岁的儿童,发现男孩在夏季的增长占全年总生长量的67%,女孩占60%,远超冬季的生长速度。另一项丹麦的研究整理了8至11岁儿童的身高季节性变化,发现1至4月,即春季,身高增长速度达到全年最高。
国内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1980-1990年上海一儿童保健门诊的随访数据发现,身高在春夏季生长较快;1998-2003年另一项针对6168名婴幼儿的研究也支持该观点。然而,1985年山西省长治市的一项研究,以及1994-1995年晋城市的一项研究均表明儿童身高最佳生长季节为秋季。随后,专家在2005-2006年的研究结果显示,黄冈市8岁儿童的身高增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最佳增长季节在春季,3岁幼儿身高增长的最佳季节为春季和秋季,最差为冬季。
综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不同年龄、地区、样本量和国家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虽然春季不是唯一的答案,但整体来看,大家还是倾向于春夏两季的身高增长速度更快。
02 如何帮助孩子长高?
要想帮助孩子长高,首先要明确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孩子的身高主要受遗传、内分泌、营养、环境等多个因素的调控。其中,遗传因素占据约70%的影响力,但后天的努力也同样重要。后天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体内各种激素的平衡(如生长激素、促进生长的其他激素)、骨骼和肌肉的发育状态,以及身体对营养和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遗传因素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遗传的缺陷成为了家长们关注的重点。通过剖析影响后天因素的生活方式,我们总结出了如下几点建议:简单来说,就是营养+运动+睡眠+心理。
图源:CFOTO/图虫创意
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摄入足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支持全面的生长发育。
摄取优质微量矿物质锌:锌在细胞生长、免疫功能、蛋白质合成和DNA合成中起重要作用,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锌的优质来源包括牛肉、牡蛎、南瓜子等,需避免过量谷物影响矿物质吸收。
补充关键营养素:维生素D3有助于钙的吸收,每日10-15分钟温和日晒能自然合成维生素D3,促进骨骼健康。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是促进身高增长的关键,适量补充含酪氨酸、精氨酸的食物(如鱼类、豆类)可辅助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科学运动
运动能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助于骨骼和肌肉发育。弹跳类(跳绳、篮球)和伸展类(单杠、体操)运动特别有益。建议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
图源:刘丽/图虫创意
睡眠保障
生长激素分泌在深度睡眠时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以上,睡眠不足会抑制其分泌,从而影响身高增长。儿童需8-10小时睡眠,睡前避免屏幕蓝光干扰。
心理调节
学业焦虑或家庭矛盾会升高皮质醇,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影响身高增长,可通过亲子沟通、兴趣活动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在春夏季节实现健康成长,尽量发挥他们的生长潜力。
03 长高奶粉有用吗?
就乳制品而言,所有奶粉都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及钙、磷、铁、镁、锌等微量元素,这些成分对儿童的身高增长都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逐渐饱和,越来越多的生产商开始聚焦儿童奶粉市场,并将产品宣传与“长高”等概念联系起来,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图源:tono/图虫创意
关于所谓的“长高”奶粉,商家声称这类产品除了补充钙外,还添加了初乳碱性蛋白,这一成分据称可以直接促进骨骼生长。尽管有个别研究证实,添加牛初乳碱性蛋白能降低大鼠长期低钙摄入引起的骨质流失,有益于骨骼健康,但这并未被证实对大鼠身长有显著影响,更何况对儿童。长高奶粉与普通奶粉营养差异有限,需理性选择。
04 孩子长高的误区
过度依赖特定食物或保健品:认为它们可以直接促进儿童身高增长。一方面忽略了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早熟等问题,反而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此外,对补钙和生长激素的盲目追求也是屡见不鲜。
过分夸大遗传对身高的影响:虽然遗传在身高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并非父母矮,孩子就一定矮。遗传信息可能在多个代际中相互影响和交叉。了解并平衡考虑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身高的影响,对于促进成长至关重要。
图源:tim/图虫创意
忽略重要的身高发育规律:当讨论孩子身高的增长规律时,我们经常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科学信息。出生至一岁,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是最快的,一年约25厘米,之后的一岁至三岁阶段也尤为关键,平均每年增长8-12厘米。三岁前为出生后第一个生长高峰,对于孩子最终身高的影响极为重要。在进入青春期之前,孩子的身高增长已经开始积累。
因此,若孩子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同龄同性别的标准,家长应及早就医,以排除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等潜在的生长发育问题,这样的早期干预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青春期是第二个生长高峰,需持续关注营养与运动。
误解女孩来月经就不会长高:第一次月经的时间确实和身高有关系,但并不代表不能继续长高。女孩月经初潮后平均可增长5-8厘米,但个体差异较大。
增高的方式不止一种。良好的基因固然重要,但饮食、运动、心理也同样不可忽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介绍
魏仪,重庆医科大学博士,全国十佳科普使者,医声播科普实践团负责人。
来源:重庆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