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爷移民墨尔本后在公园练太极,劝他离开无果,澳警抡起警棍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30 00:12 2

摘要:「我完全听不明白!」王建国摇摇头,继续挥舞着那把银光闪闪的太极剑。

极剑大声抱怨。

「我完全听不明白!」王建国摇摇头,继续挥舞着那把银光闪闪的太极剑。

妇女气得面红耳赤,指着不远处的养老公寓,做着禁声的手势。

围观的居民越来越多,议论声渐起。

王建国依然专注于太极剑法,对周围的喧嚣浑然不觉。

他想不通,为什么一个退休老人的晨练,会惹来这般非议?

01

王建国从未设想过自己会在七十五岁高龄移居墨尔本。

八个月前,这位在北京退休的机械工程师本应过着悠闲的晚年生活——

每日清晨在小区里舞剑健身,下午与棋友对弈。

然而命运往往充满变数,独子王志华在澳洲担任律师,娶了一位澳籍华人女律师,事业蒸蒸日上。

去年冬天,老伴因突发心梗离世,王志华担心父亲独居北京过于孤寂,便申请了父母团聚移民,盼望王建国能够前往墨尔本与他们共同生活。

经过反复权衡,王建国最终答应了儿子的安排。

作为一名退休的机械工程师,他原本计划在熟悉的胡同附近安度晚年,却不料跨越万里重洋,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

「爸,您看这个社区多么宜居,环境优美,生活节奏舒缓,比北京那边清净多了。」王志华领着父亲参观他们位于墨尔本东南区的新居时满怀兴奋。

王建国点点头,但内心却涌起阵阵不适感。

他的英语基础薄弱,除了「Good morning」和「Excuse me」,几乎无法与本地人正常交流。

每次外出,他都觉得自己像个失语者,任何需要沟通的场合都得依赖儿子或儿媳的协助。

最令他欣慰的是,新家附近有一处风景秀丽的社区健身区,绿树成荫,草坪平整,非常适合练习太极剑。

在北京时,他每天凌晨四点半起床,前往胡同口的小广场与二十多位老友一起练太极剑,这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块健身区域真不错,比咱们胡同那边宽敞多了。」王建国初次见到这片区域时,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是的,这里环境确实优越,周末时分有很多人来此休闲。」王志华介绍道,「不过爸,这里与国内有所差异,健身区域有使用时间规定,通常早上六点半才开放。」

王建国皱了皱眉,但没有出声反驳。

在中国,健身广场几乎全天候开放,尤其是清晨时分,总是汇聚着各式各样的锻炼人群。

搬迁第四天,王建国便开始实施他的晨练计划。

凌晨四点半,他蹑手蹑脚地起身,换上宽松的练功服,取出心爱的太极剑,悄然离开家门。

健身区域果如儿子所言,入口处设有围栏,但围栏高度适中,王建国毫不费力地绕过了障碍。

晨曦中的健身区域空旷寂静,只有鸟儿的啁啾声和微风拂过叶片的沙沙声。

他选择了一块开阔的草坪,开始了太极剑的练习。

流畅、优雅的剑法让王建国感受到久违的熟悉与安宁。

在这个异国他乡,太极剑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慰藉。

他完全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忘却了时间,忘却了身在何方。

正当他沉浸在太极剑的韵律中时,一声愤怒的呼喊打破了宁静:

「喂!你在做什么?健身区还没开放!」

王建国回过神来,看到一位身穿运动装的中年男子站在不远处,满脸不悦地瞪着他。

「啊?我听不懂英语。」王建国摇摇头,用中文回应。

男子紧皱眉头,指了指自己的手腕,又指向健身区的入口,更大声地重复:「区域封闭!你不该在这里!」

王建国依旧一脸困惑,只能微笑着点头致意,然后继续他的太极剑练习。

男子见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嘟囔着什么离开了。

类似的情况在随后的日子里频繁发生。

王建国每天清晨都会来到健身区练太极剑,有时会碰到提前来慢跑的当地居民,他们会用各种方式表达不满,但由于语言障碍,王建国要么装作听不懂,要么就是礼貌地点头,然后依旧我行我素。

02

一周后的周末清晨,王建国照例前往健身区练太极剑。

这一天,区域内的人比平时多一些,可能是因为周末的缘故。

他找到自己常用的那块草坪,开始了太极剑的招式。

今日,他特意带上了从北京带来的心爱宝剑,剑身银光闪闪,剑柄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图案,舞动起来格外引人注目。

大约四十分钟后,一位银发妇女牵着一只小型贵宾犬从附近经过。

她驻足观察王建国的动作片刻,然后突然走上前来。

「请问,您能换个地方练习吗?您的剑吓到我的狗狗了。」

王建国停下动作,满脸疑惑地看着她。

「不好意思,我听不懂英语。」他用中文回答。

妇女皱起眉头,重复道:「您的剑——」她指了指王建国手中的太极剑,又指了指自己的宠物狗,「——正在惊吓我的狗。请停止。」

王建国看了看那只小狗,又看了看自己的剑,似乎领会了什么。

他笑着点点头,后退了几步,继续他的太极剑练习,但动作幅度收敛了一些。

妇女叹了口气,摇头离去。

这样的小摩擦在接下来的时日里愈加频繁。

有人抱怨王建国占据了他们常用的草坪,有人对他后来播放的太极背景音乐感到厌烦,还有人对他过早进入尚未开放的健身区域表示不满。

但对王建国而言,这些都算不上什么问题。

他习惯了在北京清晨的广场上,与几十位老人一同锻炼,播放各种音乐,甚至有时还有广场舞大妈们在旁边热舞。

相比之下,他觉得自己在澳洲的行为已经相当收敛了。

「爸,邻居们投诉说您太早去健身区练太极剑,还播放音乐,影响他们休息。」

一天晚餐时,王志华神色凝重地对父亲说道。

「我又不是一个人,还有其他人也在那里晨跑呢。」王建国辩解道。

「可是健身区规定六点半才开放,您五点不到就过去了。而且您的音乐音量太大,这里的人们很看重个人空间和安静环境。」王志华耐心解释。

「哎呀,我在北京练了大半辈子太极剑,从来没人抱怨过。这些外国人真是太矫情了!」王建国有些气愤地说。

「爸,入乡随俗嘛。这里不是北京,规矩不一样。」王志华叹了口气。

王建国默默地低头用餐,不再言语,但心中却很不是滋味。

他已经失去了太多熟悉的东西:老友、语言环境、生活习惯,现在连最后的精神支柱——太极剑,也要受到限制吗?

03

为了避免进一步的矛盾,王建国尝试调整自己的习惯。

他开始在六点半准时前往健身区,不再提前进入;

他也不再播放太极音乐,而是默默地按照内心的节拍练习;

甚至连练习的位置也改到了一个相对隐蔽的角落。

但这些改变并没有让他感到舒畅。

没有音乐的太极剑缺少了几分神韵,隐蔽角落的光线和空间都不如原来的草坪理想,而且六点半去健身区,意味着他每天要推迟起床一个多小时,这打乱了他几十年来养成的生物钟。

一天清晨,王建国来到健身区,发现自己常去的那个角落已经被一群晨练的年轻人占据了。

他站在一旁,犹豫良久,最终决定回到那片开阔的草坪。

「反正健身区是公共场所,凭什么我就不能在那里练太极剑?」他心想。

那天,他带上了太极剑,播放了轻柔的太极音乐,在草坪上尽情地舞动起来。

久违的畅快感让他心情大好,仿佛回到了北京那个熟悉的广场。

然而,好景不长。一位穿着运动服的中年女子走了过来,面带不悦。

「对不起,您能把音乐关掉吗?它干扰了我的瑜伽练习。」

王建国听不懂,但看到女子指着他的手机,猜到了对方的意思。

他犹豫了一下,摇摇头,用中文说:「音乐声音很小了,又不是很吵闹。」

女子皱眉,提高了音量:「我在请求您关掉音乐。它打扰到这里的每个人。」

王建国依旧装作听不懂,继续他的太极剑练习。女子见状,愤怒地走开了。

不一会儿,那个女子带着一位健身区管理员模样的人回来了。

「先生,我收到了关于您音乐的投诉。您能把它关掉或者使用耳机吗?」管理员礼貌但坚定地说。

王建国看到对方的制服,知道这是工作人员,只好无奈地点点头,关掉了音乐。

但内心的不满却越来越强烈。

回到家后,王建国忍不住向儿子抱怨:「他们为什么这么小题大做?我练太极剑又没有干扰别人,音乐声音也不大,凭什么要我关掉?」

王志华耐心地解释:「爸,澳洲人很重视个人空间和安静的环境。在公共场所,大家都尽量不制造噪音,尊重他人的体验。这和国内的文化有所不同。」

「那我连太极剑都不能练了吗?」王建国声音中带着委屈。

「当然可以练,但要尊重当地的规则和习俗。比如不要太早去,不要播放音乐,选择不会打扰到别人的地方。」王志华建议道。

王建国沉默了。

他理解儿子的话,但内心依然感到一种文化上的冲突和不适应。

在北京,广场清晨充满各种锻炼的人群,播放着各种音乐,热闹非凡。

而在这里,一切都要安静、克制、不打扰他人。

这种文化差异让他感到格格不入。

04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建国与当地居民的小摩擦逐渐增多。

尽管他尝试调整自己的行为,但内心的不满和对太极剑的热爱让他难以完全遵守当地的规则。

一个周末的清晨,王建国又一次带着太极剑前往健身区。

天气格外晴朗,阳光和煦,微风轻拂,是练太极剑的绝佳时机。

他找到自己喜爱的那片草坪,开始了太极剑的练习。

这次,他没有播放音乐,但太极剑的舞动本身就很引人注目。

银色的剑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剑刃划过空气的声音在清晨的健身区里格外清脆。

不一会儿,一位银发妇女带着一个小女孩从不远处经过。

小女孩看到王建国的太极剑,十分好奇,拉着奶奶的手走近观看。

王建国注意到了小女孩的兴趣,友善地笑了笑,还特意做了几个华丽的剑招给小女孩看。

小女孩拍手叫好,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那是什么,奶奶?」小女孩好奇地问。

「我想那是中国的剑术。」银发妇女回答,然后对王建国点头微笑,似乎是表示感谢。

王建国虽然听不懂她们的对话,但看到小女孩的反应,心里十分高兴。

他继续他的太极剑表演,动作更加优美流畅。

小女孩看得入迷,不知不觉走得更近了。

就在这时,王建国一个转身,太极剑的剑尖差点碰到小女孩的胳膊。

「天哪!小心!」银发妇女惊呼一声,迅速拉开孙女。

王建国也吓了一跳,连忙停下动作,用中文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注意到小朋友。」

银发妇女的脸色变得不那么友善,她紧紧拉着孙女的手,用严厉的语气说:「您需要更加小心!您可能会用那个东西伤到她!」

王建国听不懂她的话,但能感觉到对方的不满。

他试图解释,但语言障碍让他只能用手势和简单的英语单词:「Sorry, sorry. 没看见女孩。」

银发妇女摇摇头,带着孙女离开了。

王建国站在原地,心情有些沮丧。

他本想通过太极剑和当地人建立一些友好的互动,没想到却差点酿成意外。

这件事让王建国更加小心,但也让他更加思念北京的健身生活。

在那里,老人们一起锻炼,互相交流,没有语言障碍,也没有那么多规则限制。

而在这里,他始终感觉自己是个外来者,不被理解,也难以融入。

05

「爸,您最近练太极剑时还是要注意安全,不要离人太近,特别是小孩子。」

晚饭时,王志华提醒道。他已经听说了健身区里发生的事情。

「我知道,以后会注意的。」王建国点点头,然后犹豫了一下,问道:「儿子,你说我是不是应该放弃太极剑?在这里好像处处受限制。」

王志华看着父亲失落的表情,心里一阵心疼。

他知道太极剑对父亲的重要性,那不仅仅是一种锻炼,更是他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认同。

「爸,不需要放弃,只要做一些调整就好。比如找一个更空旷的地方,或者去华人社区的活动中心,那里有专门的太极班。」王志华建议道。

王建国摇摇头:「我不想参加什么班。再说了,活动中心离家太远,不方便。」

「那就在家里的后院练呢?我们的院子虽然不大,但足够您做太极剑动作了。」王志华继续提议。

「在家里哪有在健身区那种感觉?没有新鲜空气,没有开阔视野。」王建国叹了口气,「算了,我自己想办法吧。」

王志华看着父亲倔强的样子,知道这个话题暂时无法继续。

他理解父亲的感受,但同时也担心父亲与当地社区的冲突会进一步升级。

「爸,我们来澳洲已经八个月了,您有没有考虑学一些简单的英语?这样出门也方便一些,遇到事情也能解释清楚。」王志华转换话题。

「我这把年纪了,学什么英语?老马难教新步伐。」王建国摆摆手,「再说了,我也没地方用英语,除了去健身区,哪也不去。」

王志华无奈地摇摇头。

父亲的固执是出了名的,一旦认定了某事,很难改变。

这也是为什么他坚持要在健身区练太极剑,尽管已经引起了多次冲突。

晚饭后,王建国独自坐在后院里,看着远处的灯火出神。

他来澳洲已经八个月了,却始终感觉像个局外人。

语言不通,习惯不同,连最简单的晨练都充满了障碍。

他时常怀念北京的生活,那里有他的老友,有他熟悉的环境,有他理解并被理解的文化。

但另一方面,他也不想让儿子担心。

儿子为了让他来澳洲花费了不少心思,他不想显得不领情。

而且,他也明白儿子是为他好,希望他能在晚年有个舒适安宁的生活环境。

矛盾的心情让王建国辗转难眠。

他决定,明天一早,他还是要去健身区练太极剑,但会更加注意不打扰他人,尽量减少冲突。

06

第二天清晨,王建国如常来到健身区。

这次,他特意等到健身区正式开放时间才进入,选择了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没有播放音乐,也没有使用太极剑。

他希望通过这些调整,能够减少与当地居民的摩擦。

开始练习后,王建国很快沉浸在太极的世界中。

舒缓的动作让他的心情平静下来,暂时忘却了所有的烦恼。

就在他专注练习的时候,一位老妇人走了过来,站在不远处观察他。

王建国注意到了老妇人的存在,但并没有停下动作。

老妇人看了一会儿,突然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说:「太极拳,很好看!」

王建国惊讶地停下动作,转向老妇人。

这是他来澳洲后,第一次听到非华人说中文。

「您会说中文?」王建国惊喜地问。

老妇人笑了笑,继续用生硬的中文说:「一点点。我在香港,工作,五年。」

王建国顿时感到一种亲切感。

他走向老妇人,两人开始交谈。

老妇人名叫玛丽,曾在香港的医院担任护士五年,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也对太极很感兴趣。

「您的太极,很美。」玛丽称赞道。

「谢谢!我练了五十多年了。」王建国自豪地说。

玛丽问王建国是否愿意教她一些基本动作,王建国欣然同意。

两人在健身区的一角,一个教一个学,竟然相处得十分融洽。

这次意外的交流让王建国心情大好。

回家后,他兴奋地告诉儿子,他在健身区认识了一位会说中文的澳洲老人,还教了对方太极拳。

「这太好了,爸!看来您已经开始融入当地社会了。」王志华高兴地说。

「是啊,没想到这里也有人对太极感兴趣。玛丽说,下次她要带她的朋友来一起学。」王建国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王志华看着父亲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感到欣慰。

或许,通过太极这个媒介,父亲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子,逐渐适应澳洲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天,王建国每天都在健身区与玛丽见面,教她太极拳。

有时候,玛丽会带着一两个朋友一起来学习。

这让王建国感到非常满足,他终于找到了一种方式,可以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分享自己的文化,获得认同和尊重。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总是如人所愿。

随着学习太极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占用的健身区空间也越来越大。

王建国重新开始使用太极剑,甚至有时会播放一些低音量的中国传统音乐来配合教学。

这些变化开始引起一些当地居民的不满。

他们认为王建国的「太极班」占用了太多公共空间,音乐声也打扰了他们的宁静。

一天早晨,王建国正在教授一小群人太极剑的基本动作,一位曾经与他有过摩擦的银发妇女走了过来,脸色不善。

「对不起,但没有市政委员会的许可,您不能在这里组织课程。而且音乐声还是太大了。」

玛丽试图解释:「我们只是在学习太极拳,这不是正式的课程。」

但银发妇女并不买账:「在我看来这就是一堂课。关于使用公共空间进行有组织活动是有规定的。您需要申请许可证。」

这场争执很快升级。更多的居民加入进来,有人支持王建国,认为文化交流是好事;

但也有人反对,坚持必须遵守健身区使用规则。

王建国虽然听不懂具体内容,但能感觉到气氛的紧张。

他通过玛丽了解到,居民们担心他的「太极班」会吸引更多人,进而占用更多公共空间,影响其他居民的使用权。

「我从来没想过要办什么班,只是教几个朋友而已。」王建国通过玛丽向居民们解释。

但解释似乎没有多大效果。争论继续升级,最终有人提议通知健身区管理部门或者社区委员会来处理这件事。

争吵声中,王建国感到一阵无力和失落。

他本以为通过教授太极,可以搭建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却没想到又引发了新的冲突。

07

在那次争执后,王建国一度犹豫是否要继续在健身区练太极。

但最终,他的固执和对太极的热爱战胜了顾虑。

他决定继续去健身区,但会更加注意控制人数和音量,避免引起进一步的纠纷。

然而,事情已经难以挽回。

那次争执被一些居民上报给了社区委员会,委员会派人来调查了情况,并给王建国发了一封正式信函,要求他在健身区进行有组织的活动前必须申请许可证。

「这太荒谬了!我只是在教几个朋友太极拳,又不是什么商业活动!」王建国看着儿子翻译的信函内容,怒气冲冲地说。

「爸,这是这里的规定。任何有组织的活动,即使是免费的,也需要申请许可。这涉及到公共空间的公平使用和安全责任问题。」王志华解释道。

「那我自己一个人练太极也需要许可证吗?」王建国反问。

「不,单人活动不需要。但如果您组织他人一起练,就算是有组织活动了。」王志华回答。

王建国陷入了沉思。

他喜欢教别人太极,那让他感到被尊重和重视,也让他找到了在异国他乡的存在感。

但如果要申请许可证,不仅手续繁琐,而且他的英语水平也不足以应对这样的行政程序。

「要不我帮您申请吧?」王志华提议,「我可以帮您填表格,跟委员会沟通。只要获得了许可,您就可以合法地在健身区教太极了。」

王建国犹豫了一下,最终点点头同意了。

虽然他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但既然是规则,他也愿意尝试遵守。

然而,申请过程并不顺利。

委员会要求提供详细的活动计划、参与人数估计、时间安排、场地使用面积,以及责任保险证明等一系列文件。

这些要求对王建国来说太过复杂,即使有儿子的帮助,也感到力不从心。

「算了吧,我还是一个人练好了。」在经历了几次繁琐的申请程序后,王建国放弃了获取许可证的想法。

从那以后,王建国恢复了独自练太极的习惯。

他不再教授玛丽和其他朋友,也不再使用音乐和太极剑,就是简单地做太极拳的基本动作。

这种改变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但他知道这是避免进一步冲突的必要妥协。

玛丽和其他几位朋友时常来看望他,表达他们对无法继续学习太极的遗憾。

王建国只能无奈地通过简单的英语和肢体语言解释规则的限制。

「也许有一天,」玛丽叹息道,「等事情平静下来以后。」

王建国点点头,虽然他不确定那一天会不会来临。

就这样,王建国的太极活动回到了最初的孤独状态。

他每天清晨准时去健身区,找一个安静的角落,默默地练习他的太极拳。

大多数时候,当地居民对他视而不见,偶尔会有人停下来观看几分钟,然后继续他们的路。

表面上看,冲突似乎平息了,但王建国内心的挣扎却愈发强烈。

他感到一种被边缘化的痛苦,一种文化身份被压抑的不满。

在他看来,太极不仅是一种锻炼方式,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与祖国保持联系的纽带。

被迫放弃教授太极,就像是被迫隐藏自己的文化身份一样让他难以接受。

「爸,您最近看起来情绪不太好。」一天晚上,王志华关切地问道。

「没什么,就是有点想家。」王建国淡淡地回答。

王志华看着父亲日渐消沉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父亲是在为太极的事情而困扰,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帮助他。

「爸,要不要考虑回国探亲?看看老朋友们,散散心?」王志华提议。

王建国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摇摇头:「现在回去,又要面临再次分离的痛苦。而且,我总不能一直逃避现实,总要学会适应这里的生活。」

王志华默默地点头,心疼父亲的坚强。

他决定,一定要想办法帮助父亲找到在澳洲生活的平衡点,让他既能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又能融入当地社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建国继续他的独自练太极计划,同时,儿子也在积极寻找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

生活就这样平静地继续着,直到那个改变一切的早晨到来。

08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早晨,王建国像往常一样来到健身区练太极。

今天,他特意带上了自己的太极剑,想要完整地练习一套太极剑法。

自从上次冲突后,他已经很久没有使用太极剑了,但今天,他突然很想重拾这个让他感到亲切的道具。

健身区里人不多,王建国找到了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开始了他的太极剑练习。

银色的剑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王建国的动作舒展而优雅,整个人沉浸在太极的意境中。

就在他专注练习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

王建国回头一看,发现三位警察正快步向他走来。

他停下动作,疑惑地看着他们。

其中一名警察皱眉上前,用英语喊道:「放下您的剑!立即!」

王建国完全听不懂,只是茫然地看着警察,手中的太极剑依旧握着。

警察又重复了一遍,声音更加严厉:「放下剑!现在!」

王建国依旧听不懂,反而因为警察的咄咄逼人而感到不满。

他摆了摆手中的剑,声音提高:「我听不懂!你们欺负老外!」

警察见王建国不仅没有放下剑,反而挥舞得更加激烈,神色立即紧张起来。

他们可能误以为太极剑是某种威胁性武器,其中一名警察迅速摸向腰间,掏出了警棍。

「最后警告一次,放下武器!」警察厉声喊道,同时展开警棍。

周围开始聚集围观的人群,有人拿出手机录像,有人窃窃私语,场面一时间变得紧张而混乱。

王建国看到警察掏出警棍,顿时慌了神。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练太极剑会引来警察,更不明白为什么警察会对他掏出武器。

恐惧和愤怒交织在一起,他握紧太极剑,下意识地做出了一个防御姿势。

「砰!」

一声沉闷的撞击声在健身区中回荡,王建国只感到一阵剧痛,整个人向后倒去,重重地摔在草地上…

来源:Ace王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