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专注3D打印材料,只为让创造更简单——TCT亚洲展专访Polymaker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4 09:39 1

摘要:我们一直以为,像Polymaker这样已有13年历史的材料厂商,除了常见的3D打印线材产品,理应也会涉足树脂材料领域。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2025年TCT亚洲展上,我们带着这个疑问采访了Polymaker的中国与泛亚太区市场总监孙滨翱,他给出的答案是:“我们

Polymaker - 让创造更加简单。

我们一直以为,像Polymaker这样已有13年历史的材料厂商,除了常见的3D打印线材产品,理应也会涉足树脂材料领域。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2025年TCT亚洲展上,我们带着这个疑问采访了Polymaker的中国与泛亚太区市场总监孙滨翱,他给出的答案是:“我们现在所专注的线材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选择将有限的研发资源集中投入在这一更专注的方向上,相信这样能够带来更好的结果。”

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并长期坚持深耕,正是Polymaker在竞争激烈的3D打印材料行业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家独树一帜的公司,通过3D打印资源库在2025年TCT亚洲展上的所见所闻,详细了解一下它旗下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产品。

事实上,Polymaker是一家以应用为导向的企业,其产品体系以3D打印线材为核心,涵盖多个细分产品。主品类为polymaker,聚焦通用型及高性能线材产品;此外,公司还拥有三个子产品,分别是专注色彩和视觉效果的Panchroma,以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为主打的FIBERON,以及面向大规模工业应用的粒料产品PolyCore

走进Polymaker的展位,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四个产品各自独特的定位与展示重点。位于展位左前方的,是面向消费者的彩色3D打印线材产品线Panchroma,被誉为“3D打印的调色板”,凭借丰富多样的色彩选择与出色的打印性能,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关注。

据了解,Panchroma系列目前已拥有超过170种不同颜色的选择,旨在全面满足消费者对美学与个性化的需求。随着多色3D打印技术的兴起,以及越来越多设计师将3D打印作为创作工具,市场对于具备美学属性的材料需求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Panchroma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于2024年9月正式推出。

为了更直观地呈现Panchroma的美学魅力,Polymaker在展会现场特别设置了一面专属的设计展示墙。墙面由各种造型各异的六边形模块拼接而成,巧妙利用不同颜色的搭配,充分展现了这条耗材产品线绚丽多彩、富有创意的视觉效果。

在展台的右前方,展示的是PolyCore粒料产品线,现场陈列着多个典型的应用案例,直观展现了这一系列材料的实际表现力。比如,3D打印的茶几,扶摇椅等等,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该系列材料在艺术家居领域的应用潜力。

而超级跑车吸塑模具,以醒目的橙色外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影响。事实上,随着熔融颗粒制造(FGF)技术的快速发展,3D打印在大尺寸模具制造领域的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颗粒料的应用远不止于此,此前我们曾报道过的多个标志性项目——无论是实现批量生产的3D打印灯具,还是世界首座采用高分子热塑性材料3D打印而成的行人桥,其背后所使用的核心材料,均来自PolyCore粒料系列。

继续深入展位,来到后方展区,映入眼帘的是FIBERON系列——Polymaker专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产品线。该系列材料以优异的打印性能、出色的力学强度、良好的耐热性,以及诸如防静电(ESD)等特殊功能性著称,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零部件和工业级应用领域。

在现场,我们看到了多个FIBERON系列的代表性产品,包括PPS-CF10、PA6-GF25、PET-CF17、PETG-150等等。无论是碳纤维增强、玻璃纤维增强,还是具备特殊性能的工程级材料,我们切实感受到了Polymaker在复合材料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创新实力。一个字:厉害!在该细分赛道,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现场展出的那台超酷的无人机,同样是FIBERON系列材料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一次有力探索。据了解,这款农业无人机的80%零部件——包括药箱、水泵、喷头以及相关传感器外壳——均由A+PLUS智能制造使用Fiberon复合材料3D打印完成。

最后,来到展台的左侧,是大家熟悉的polymaker主产品线。这里涵盖了种类丰富的3D打印耗材,既包括PLA、ABS、PETG、TPU等通用型材料,也展示了PLA-CF、PC、PC-PBT等高性能线材产品,能够满足工程级、功能性零部件等更高要求的应用需求。

在展会现场,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来自工业与医疗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比如,在展示区内侧,依次陈列着通过ABS材料打印的打印机部件、采用ASA打印的电动船模型、使用PC打印的无人机框架,以及带有支撑材料打印完成的无人机模型。

在人行道的一侧,我们还能看到格斗机器人、铸造件、假肢,以及脊柱侧弯矫形器。值得特别一提的是,这款脊柱侧弯矫形器采用的是Polymaker最新推出的医疗级材料OrthoTough™ 1000*制作而成——这是一款专门为脊柱侧弯患者矫形器应用而研发的高性能材料。

以上,展会现场所展示的这些产品与应用,是我们在2025年TCT亚洲展上看到的Polymaker;而看不到的,是这家公司背后对于行业的认知与见解。

为此,我们特意安排了一场一对一的专访,围绕当前3D打印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与Polymaker中国与泛亚太区市场总监孙滨翱进行了深入交流。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所传递的信息与思考,或许更能展现一家企业的面貌。

接下来,我们也将把这场访谈中的精彩观点分享给大家。

对于当前桌面级3D打印的发展趋势,孙滨翱有着清晰且务实的判断。在他看来,多色打印技术仍有很大改进空间,目前不仅存在打印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材料浪费也较为明显,整体用户体验和成本控制仍需提升。

同时,他也提到,未来市场上会有越来越多搭载专业级技术的桌面级设备出现,这类产品将进一步缩小消费级与工业级之间的技术差距,推动3D打印在更广泛行业中的实际应用落地。

当谈及近年来备受关注的AI+3D打印话题时,孙滨翱从材料厂商的角度给出了分析。他认为,AI可以帮助建立庞大的材料配方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提升材料研发效率与精准度。而对终端用户来说,AI技术的引入将极大降低建模门槛,例如通过AI辅助扫描、建模,用户可以更轻松地生成符合需求的3D模型。

更进一步,他提到,未来用户还可以直接向AI提问:“哪种材料或设备最适合某个具体应用?” AI可以基于数据库和应用场景,智能推荐最佳解决方案,使3D打印真正变得更加易用、智能、贴近用户实际需求

当采访最后被问及公司未来的愿景时,孙滨翱给出了坚定而简洁的回答:“让创造更加简单。” 他表示,Polymaker当前所做的一切,包括材料研发、产品布局,都是围绕这一使命展开,致力于让3D打印真正成为一项人人都可以轻松上手、自由发挥创造力的工具。

关于Polymaker

Polymaker成立于2012年,是全球最早专注于3D打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企业之一。作为挤出式3D打印材料领域的创新者和供应商,公司致力于用卓越领先的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和细致专业的服务,推动3D打印技术在各个行业的深入应用。

公司产品屡获殊荣,远销世界各大洲,被广泛应用在汽车、航空航天、工业制造、医疗、消费等多个领域中。公司在中国常熟、上海、美国休斯顿和荷兰乌特勒支均设有本土化的运营团队,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技术与服务。

来源:3D打印资源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