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保护乳腺和卵巢的食物,很多女性却不敢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20:51 1

摘要:有研究表明[1],每日摄入大豆异黄酮较高的女性,乳腺癌的比例显著更低多项中外联合研究也发现:摄入大豆,

这种食物就是——

大豆和豆制品

哎?不就是我们常见黄豆、黑豆、毛豆、青豆,以及豆腐、豆花、豆浆、豆干、素鸡、腐竹么……

全都是餐桌上的常客啊!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听说不能多喝豆浆,豆浆里有激素,会得乳腺癌;

黄豆吃多了,可能会得乳腺结节;

这么说,可真是冤枉了大豆!

大豆和豆制品不仅不会诱发乳腺癌,反而可以默默保护乳腺和卵巢。

2023 年发表的一篇荟萃分析指出[2]:大豆蛋白,能降低亚洲人 35% 乳腺癌风险,大豆异黄酮,能降低亚洲人 32% 的乳腺癌风险。有研究表明[1],每日摄入大豆异黄酮较高的女性,乳腺癌的比例显著更低多项中外联合研究也发现:摄入大豆,能降低大约 25% 的乳腺癌复发风险[3]。

这就不得不提到大豆里面的这个好东西——「大豆异黄酮」了。

大豆异黄酮,能通过抑制 DNA 拓扑异构酶和酪氨酸激酶来减少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1]。

大豆异黄酮,和人体的雌激素结构很像,又被叫做植物性雌激素。

特别神奇的是,它进入人体后成了一个温和的「平衡器」

● 如果你体内雌激素太少,它能稍微补一点

● 如果雌激素过高,它又能适当「拦一拦」

别听到激素就害怕,它真的是个好东西!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大豆异黄酮不但能保护乳腺,还能保护子宫、卵巢。

2023 年的一篇荟萃分析显示[4],多吃大豆,能让卵巢癌发病率降低 48%,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降低 19 %,乳腺癌发病率降低 14 %。

凡是和内分泌相关妇科疾病,多吃大豆都有好处。

有临床研究发现[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者,给到大豆异黄酮 12 周,也显著改善了胰岛素抵抗、激素状态、甘油三酯和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的指标。多吃大豆,真不用担心会长结节肌瘤、乳腺增生、影响甲状腺[10],反而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激素。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大豆,可以缓解更年期潮热、多汗、心情烦躁等不适[6];

豆制品能帮助维持骨量,预防骨折[7];

大豆能降低心脏病风险,保护心血管[8];

大豆摄入量增加,与胃癌、结肠癌等癌症发病风险降低显著相关[9];

大豆,真的是个好东西,人人都应该吃一点。

● 大豆的植物蛋白含量特别高,脂肪相对低、不含胆固醇;

●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肠道有益的膳食纤维;

● 不输牛奶的高钙,千位数级别的高钾含量、促进能量代谢的 B 族维生素......

夸不完,根本夸不完。

这么宝藏的食材,可大多数妈妈却没吃够。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 2/3 居民的大豆摄入量没有达到推荐值。

从 2000 年开始,我国居民大豆和豆制品摄入量不仅没吃够,而且还在一路持续下滑:

年份

成年居民大豆和豆制品摄入量

g / 天

成年居民大豆和豆制品推荐最低值

g / 天

2000

14.5

15

2015

13.9

15

2018

12.8

15

数据来源: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2015年中国成年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数据

大家平时大豆不仅没吃够,而且越吃越少。

因为大家平时没吃够,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 版里,就特别提到,建议大家多吃「大豆和豆制品」。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具体每个年龄段每天吃多少合适?膳食指南里也做了明确推荐👇

年龄段

每周推荐量(g/w)

每天推荐量(g/d)

18 ~ 64 岁

105 ~ 175

15 ~ 25

65岁以上

105

15

15 g 和 25 g 大豆,如果变成豆制品,大概的分量是多少呢?

我们列举了常见的几类豆制品,大家可以对照着来看看,每天吃到这个分量就足够啦!

相当于15g~ 25g 大豆所含等量蛋白质的豆制品:

食材

重量

g

大约多少

重量

g

大约多少

大豆

15

单手一小捧

25

单手一大捧

干豆腐皮

10

手掌大小的一片

17

手掌大小的两片

豆腐丝

24

约3白瓷勺

41

约4白瓷勺

内酯豆腐

105

约1/4盒

175

约1/2盒

豆浆

175

大半杯

292

1.5 杯

千张

(百页)

腐竹

12

单手一捧

36

单手一大捧

素鸡

32

约1麻将块

53

约2麻将块

北豆腐

老豆腐

57

约1/8盒

95

约1/4盒

豆腐干

35

约1麻将块

59

约2麻将块

油豆腐

31

约2~3个

51

约4~5个

南豆腐

嫩豆腐

92

约1/4盒

154

约1/3盒

再简单点:每天一小碗豆腐、或者一杯豆浆、或几片豆腐干,就差不多够了。

最后也提醒一句,大豆虽好,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最好也别一次狂喝几大杯豆浆。

每天适量吃一点,天天都吃,对身体才有好处。

建议大家把文章转给朋友、妈妈和长辈看看,别让她们因为误会,悄悄错过了这么好的豆腐、豆浆。

各位妈妈们自己也趁早吃起来。每天一点豆制品,悄悄保养自己、守护自己的健康!❤️

参考文献

[1]Boutas I, et al. Soy Isoflavones and Breast Cancer Risk: A Meta-analysis. In Vivo. 2022 Mar-Apr;36(2):556-562.

[2]Shin S, et al. Association of food groups and dietary pattern with breast cancer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Nutr. 2023 Mar;42(3):282-297.

[3]郑莹.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15(02):124-128.DOI:10.13558/j.cnki.issn1672-3686.2017.02.002.

[4]Yip CSC, Yip YC, Chan W. The associations of soya intakes with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a scoping review of meta-analyses. Br J Nutr. 2023 Jan 14;129(1):135-146.

[5]Jamilian M, Asemi Z. The Effects of Soy Isoflavones on Metabolic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6 Sep;101(9):3386-94.

[6]Khapre S, Deshmukh U, Jain S. The Impact of Soy Isoflavone Supplementation on the Menopausal Symptoms in Peri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J Midlife Health. 2022 Apr-Jun;13(2):175-184. doi: 10.4103/jmh.jmh_190_21. Epub 2022 Sep 16. PMID: 36276627; PMCID: PMC9583364.

[7]Susan Reinwald, Connie M. Weaver,Soy Components vs. Whole Soy: Are We Betting Our Bones on a Long Shot?,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Volume 140, Issue 12,2010,Pages 2312S-2317S,ISSN 0022-3166,https://doi.org/10.3945/jn.110.124008.

[8]https://nutrition.org/new-research-confirms-health-benefits-of-soy-consumption-for-women/

[9]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nutrition/articles/10.3389/fnut.2022.847421/full?utm_source=chatgpt.com

[10]Messina M, et al. Neither soyfoods nor isoflavones warrant classification as endocrine disruptors: a technical review of the observational and clinical data. Crit Rev Food Sci Nutr. 2022;62(21):5824-5885.

[1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本文专家

张海英

来源:丁香妈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