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精明,一眼能看”:精明的女人,多有这2个习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20:57 2

摘要:您发现没?有些老太太七十岁了,说话办事儿透亮得像明镜,家里家外都摆得平;可有的才五十来岁,就总被儿女嫌“累赘”。我家老伴儿常说:“咱老太婆啊,年轻时候没享过福,这把年纪倒活成了全家人的‘主心骨’。”您说,这“主心骨”是咋炼出来的?

您发现没?有些老太太七十岁了,说话办事儿透亮得像明镜,家里家外都摆得平;可有的才五十来岁,就总被儿女嫌“累赘”。我家老伴儿常说:“咱老太婆啊,年轻时候没享过福,这把年纪倒活成了全家人的‘主心骨’。”您说,这“主心骨”是咋炼出来的?

我退休前在纺织厂三班倒,那时候厂里效益不好,工资发不全,我就琢磨:“光靠男人养家,万一他有个头疼脑热,咱娘儿几个喝西北风?”后来厂子倒闭,我白天去菜市场卖菜,晚上去裁缝铺打零工,攒了点钱在老家盖了间小房子。那时候儿子刚上初中,我跟他说:“妈没本事送你上重点校,但你自己争口气——妈这儿永远有口热饭,但路得你自己走。”

有回儿媳跟我抱怨:“妈,你看隔壁王姐,辞了工作在家全职带娃,老公每月给五千块,多清闲。”我没接话,转身去厨房给她煮了碗酒酿圆子,等她气消了才说:“清闲是表面,你看王姐昨天跟我借两百块买菜,说老公这个月奖金还没发。咱不图清闲,图的是手里有个‘应急钱’,心里有个‘定盘星’。”

我这把年纪,每月有退休金,加上以前卖菜攒的养老钱,存在银行里雷打不动。老伴儿去年摔了一跤住院,手术费花了三万多,儿子儿媳凑了一部分,我自己掏了一万五——不是不想让他们担,是知道“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就像《增广贤文》里说的:“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平时多攒点底气,关键时候才不至于抓瞎。

您看我现在,早上五点半起来给孙子蒸鸡蛋、熬小米粥,送完他上学去社区老年大学学书法;下午接孙女放学,顺便跟老姐妹儿跳半小时广场舞;晚上老伴儿遛弯回来,我俩坐沙发上看看《新闻联播》,他给我削个苹果,我给他捶捶背——日子过得热气腾腾,没跟谁红过脸,也没让谁操过心。为啥?就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根”扎得深,风再大也刮不歪。

前两年儿媳跟儿子闹得厉害。儿子在厂里跟女同事走得近,儿媳怀疑他们“有事”,天天翻他手机,为件鸡毛蒜皮的事儿能吵到半夜。我看着心疼,把儿子叫到跟前说:“你媳妇怀着孕的时候,吐得下不了床,是谁在医院守了七天七夜?你去年失业在家,是谁把你爸的药钱都拿出来给你垫生活费?日子过不下去了,咱可以商量着改,但要是为了这点儿疑神疑鬼的事儿伤了感情,犯不着。”

后来我把儿媳拉到阳台,指着楼下那对捡废品的老夫妻说:“你瞧那大爷,前年老伴儿中风瘫痪,他天天推着轮椅去公园,三年了没跟人红过一次脸。为啥?因为他知道,跟老伴儿置气,苦的是自己;跟日子较劲,亏的是全家。你们现在有俩娃要养,有房贷要还,要是把劲儿都用在互相猜忌上,图个啥?”

儿媳听了抹眼泪:“妈,我就是怕……”我拍拍她手背:“怕啥?怕他变心?那你就把自己活得漂漂亮亮的,跳跳舞、学学做饭,比整天盯着他手机强。他要真是个知冷知热的,不用你盯着;要是没良心,你盯着也没用。”后来儿子跟女同事断了联系,主动承包了接送孩子、辅导作业的活儿,小两口儿现在处得比谈恋爱那会儿还亲。

这事儿让我明白,《周易》里说“穷则变,变则通”,做人呐,最怕的就是“死磕”。前儿个孙子把我晒的梅干菜翻得满地都是,我要是跟他急眼,他能哭半天;可我跟他说:“小祖宗,这是奶奶要腌咸菜的,下次想玩去阳台,那儿有积木。”他扑闪着眼睛说:“奶奶我帮你捡。”您看,退一步,风平浪静;忍一时,海阔天空。

来源:涵宝小生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