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679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原来每天晚上刷牙,不只是为了口气清新,还能保护心脑血管?”
一则关于“口腔卫生与高血压、脑梗风险”的研究引发热议。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联合《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布研究指出:坚持每天晚上刷牙的人,患高血压和脑梗的风险明显更低。
这个发现,既让人惊讶,也不无道理。
很多人以为,刷牙只是为了防蛀牙、清口气,很少有人把它和心脑血管疾病联系起来。可医学研究却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比你想象得紧密得多。
口腔是身体健康的“门户”。牙龈上布满微血管,一旦发生牙龈炎、牙周炎等慢性炎症,细菌毒素和炎症因子就可能悄悄进入血液,诱发全身性炎症反应。这种慢性炎症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最终诱发脑梗、中风等严重后果。
2024年,梅奥诊所联合多家医学机构,对超过1.7万名40岁以上成年人进行了为期6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
每天晚上刷牙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降低22%,脑梗发生率下降了27%。
而那些不刷牙或只在早上刷牙的人,血压控制情况普遍较差,部分人甚至在未察觉的情况下,已经出现隐匿性高血压或脑血管微损伤。
为什么偏偏是晚上刷牙这么重要?因为夜间是口腔细菌活跃的“黄金期”。睡眠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能力下降,如果不刷牙清除细菌,牙菌斑和炎症就会迅速滋生,进入全身循环。
其实,国内不少专家早已有类似警示。
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曾表示:牙周病不仅影响牙齿,还可能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重要诱因。她指出,很多中老年人认为“掉牙是自然现象”,其实背后往往隐藏着长期未治疗的牙周炎,而牙周炎的慢性炎症状态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加速器”。
中华口腔医学会也在《全民口腔健康指南》中明确指出:成年人应每日早晚各刷牙一次,尤以睡前刷牙最为关键。
习惯很难改变,尤其是睡前那一刻,许多人总觉得:
“我今天很累,就不刷了。”
“早上刷过了,晚上没必要。”
但如果你知道每天晚上不刷牙,相当于让几亿个细菌整晚在你口腔里开派对,你可能就不会再偷懒了。
这些细菌不仅腐蚀牙齿,还能穿过牙龈,进入血液,对全身造成“慢性毒害”。
这并不是耸人听闻。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慢性炎症是高血压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而《中国卒中防控报告2024》也指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脑梗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的临床研究还发现:牙周病患者的血管弹性较差,收缩压和舒张压波动更明显,这为脑卒中埋下了隐患。
所以,刷牙,不只是口腔卫生的问题,它和你的血压、血管、甚至生命质量紧密相连。
当然,刷牙不是万能的,但它是一个重要的起点。想要预防高血压和脑梗,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这几点:
每年定期体检,尤其是中老年人,应监测血压、血脂和动脉硬化指标。
合理膳食,减少高盐、高脂、高糖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
保持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烟酒对血管损伤极大,应当尽早戒除。
管理情绪,长期焦虑或压力大也会升高血压,影响血管健康。
但最容易坚持、最容易忽视的,恰恰是每天坚持晚上刷牙这个动作。
很多人买了智能手环、健康枕头、按摩仪,却忽略了那把每天都在用的牙刷。
其实,它才是最便宜、最简单、最有效的健康守门员。
当你每天晚上认真刷牙,不仅是在守护自己的微笑,更是在守护自己的血管和大脑。
别等到血压升高,脑梗来袭,才发现——原来刷牙真的可以救命。
参考资料: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24年2月刊
《全民口腔健康指南》,中华口腔医学会,2023年
《中国卒中防控报告2024》,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来源:花猫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