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0 多天的 “ 隐身 ” ,让外界充满了各种猜测:有人说她在美国,有人说她去了香港, 也有 传闻 说 她在境外 带着 母亲孩子度假。
娃哈哈内战或将迎来新变数。
近日, “ 消失 ” 两个多月 的 娃哈哈大小姐 传来了新消息。
据多家媒体报道,宗馥莉已于 8 月 25 日重返娃哈哈集团总部办公。
这是她自 6 月 12 日出席宏胜集团职工代表大会后 的 首次公开现身 。
70 多天的 “ 隐身 ” ,让外界充满了各种猜测:有人说她在美国,有人说她去了香港, 也有 传闻 说 她在境外 带着 母亲孩子度假。
在家族遗产争夺战的阴影下,在企业动荡与市场竞争的压力中, 杭州的开庭时间越来越近, 宗馥莉选择 在这样的节点 重新现身,或许意味着 她已经 做好了 面对所有质疑与挑战 的 准备。
01
“ 消失 ” 的宗馥莉
宗庆后去世后,留给外界的是 “ 布鞋首富 ” 的传奇与百亿资产的传承难题。
作为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宗馥莉 因此 站到了聚光灯下 , 但命运的转折 还是 来得太快 了 些 。
6 月 12 日, 宗馥莉身 着一袭糖果色条纹长裙 、 以宏胜集团总裁的身份坐在台下,听员工分享心得 ; 在 当时媒体拍的照片里,她状态松弛 、 神情平静 。
● 图 源 :小红书@ 一直很安静
然而,所有的美好都 在 7 月被彻底打破 , 局势骤变。
三名自称宗庆后子女的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分别在香港 和 杭州两地法院 同时 发起诉讼 ;
要求平分宗庆后 所 持有的 29.4% 娃哈哈股权,并冻结宗馥莉名下汇丰银行 里 的 18 亿美元资产 , 追讨 “ 父亲生前承诺的 21 亿美元信托资金 ” 。
● 图 源 :小红书@ 亲爱的卡玛
这场 突如其来的、 价值数百亿的遗产风暴,瞬间席卷 了 市场舆论,娃哈哈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就在 大家 紧盯着 私生子女和 杜建英(三名原告的母亲) 时 ,宗馥莉却 悄无声息的 “ 不见了 ” 。
8 月初, 香港高等法院 开庭时她也未现身, 多位娃哈哈内部人士表示, 宗馥莉 至少 已经 一个多月没在公司出现 了。
虽然 坊间 的 议论甚嚣尘上 , 但都没得到她本人或公司的证实 。
没人知道她 在这段时间里 具体做 了 什么,但 熟悉企业治理的人 或许 能猜到几分:
一方面是 要应对两地法院的诉讼 , 香港要披露账目 , 杭州 9 月要做 DNA 鉴定, 这将 直接关系到三原告继承权 的 合法 性 ;
另一方面, 她得趁着 “ 隐身 ” 调整娃哈哈的内部布局,毕竟对手不仅在法庭上,还在公司的工厂、渠道里 ;
那些和三名原告 及其 母亲有关的业务,早 已 成了她必须清理的障碍。
02 隐身背后的布局
虽然人 不 在公司,但宗馥莉 可没有 “ 消极避战 ” 。
事实上,在消失的 这段 时间里她 反而 动作频频,显示出另一种隐忍与布局。
首先 ,是线上 线下 渠道的重组。
宗馥莉 推动多家原名为 “ 娃哈哈 ” 的关联公司更名为 “ 宏胜 ” 系企业,进一步强化个人资本版图的独立性。
而前几日 娃哈哈天猫旗舰店的突然更名, 也 引发 了 市场广泛关注。
原本 由杜建英控制的三捷投资集团运营的 旗舰店 ,变成了 “ 同源康食品专营店 ” ;
而新的 “ 娃哈哈旗舰店 ” , 则由宗馥莉 所 控制的杭州恒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接手。
这可不是 一次简单的更名, 而 是渠道话语权的重新分配 。
娃哈哈的线上战场,已经成为宗馥莉与杜建英之间的新博弈场。
其次 ,是资本层面的收缩。
7 月 28 日,宗庆后生前 的 最后一次创业项目 : 浙江宏振智能芯片有限公司 , 被 突然 注销。
外界普遍认为 是 宗馥莉在评估市场前景和公司实力后,主动放弃 了 这块并不擅长的 “ 副业 ” ,转而收缩火力集中在饮料主业。
这被许多人视为 “ 违背父亲遗愿 ” 的 决策 , 虽然果断,却也反映出娃哈哈在跨界探索上的瓶颈。
● 图 源 :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与此同时,宗馥莉还在西安投资 10 亿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并大刀阔斧地调整经销体系,直接砍掉年销不足 300 万元的经销商。
2024 年至今,娃哈哈 已经 关闭 18 家分厂的生产线,其中多家涉及杜建英及其子女的任职。
这些工厂的停摆不仅意味着产能调整,更像是一场 “ 去杜建英化 ” 的权力清理。
● 图 源 :网络
对此 有人解读为战略 性 收缩,也有人认为是宗馥莉 在 借机削弱 “ 非嫡系 ” 势力。
总的来说, 这些动作一方面是为了优化渠道结构,另一方面也在向市场释放 “ 整合资源、聚焦主业 ” 的信号 。
宗馥莉,从 未停下脚步。
03 危局之中的娃哈哈
宗馥莉的一系列操作,让娃哈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 之中 。
工厂关停导致产能短缺,娃哈哈不得不寻求代工。
今麦郎就曾为 其 代工纯净水,但合作仅持续一年就宣告终止 , 还 引发了品控方面的担忧。
● 图 源 :微博@娃哈哈
经销商体系的变革也 一度 让渠道陷入混乱。
过去一年,娃哈哈淘汰了大批小经销商,并提高了准入门槛。
这种 “ 去弱留强 ” 的做法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让很多区域市场出现断层。
12 个省份的经销商倒戈,农夫山泉趁机加速扩张,娃哈哈的市场份额 因此 一度下滑到 5% 。
更严峻的是,家族内斗已经影响到了市场表现。
第三方数据显示, 2025 年二季度娃哈哈电商销量暴跌 50% , AD 钙奶在华东销售额骤降 37% ,曾经市占率 18% 的纯净水下降至 12% 。
与此同时,老对手农夫山泉 已经 逐渐从去年的舆论风波中恢复,股价创下 2022 年 1 月以来新高,市值重回 5200 亿港元。
此外, 宗庆后 “ 布鞋首富 ” 的形象已被撕裂,消费者对娃哈哈的品牌信任度正在经受考验。
员工士气也 遭受 严重打击 , 从去年 8 月底开始,千余位娃哈哈员工围绕 2018 年职工股权回购问题,对宗馥莉和娃哈哈提起诉讼。
今年 6 月底, 600 多名销售人员集体到宏胜公司门口维权,要求宗馥莉给出说法。
但 在宗馥莉看来,这些阵痛 或许就 是改革的必然代价。
她曾在访谈中表示: “ 我的管理风格和父亲完全不一样,大家适应我可能需要一点过程。 ”
很显然, 她想要打造的是一个现代化管理体系公司,而不是那个靠 “ 人治 ” 和 “ 家文化 ” 维系的企业。
但是,宗馥莉的 难处 在于 :动刀太猛,容易撕裂;不改革,又难以突围。
04 一场未完的战局
如果宗馥莉回公司的消息 为真 ,那么她的回归 就不 仅仅是一个人走进办公室的举动,而是娃哈哈新阶段的开端。
对内,她要稳住员工与经销商的信心,让公司不至于在动荡中失序;
对外,她要应对法律诉讼与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守住娃哈哈的品牌与份额。
未来的走向取决于几个关键节点: 9 月杭州法院的 DNA 鉴定,香港信托案的终审,以及国资委对娃哈哈 46% 股份的态度。
这些变量,决定着宗馥莉能否真正掌握话语权。
豪门内斗,常常被当作戏剧性消费 ;
但对娃哈哈这样一家年营收数百亿、承载几代人情感的民族品牌来说,它不仅是一场家族风波,更是中国民营企业在传承与治理上的现实考题。
宗馥莉的选择,不仅关乎一个企业的未来,更关乎一代企业家的传承之道。
至于她能否守住父辈留下的江山,还是会被历史推向另一种结果,唯有时间能给答案
来源:趣闻捕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