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沿着营区的主干道走近,发现那“一片绿色”原来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军车,墨绿色的军车静静的停在营区前侧,透出一股钢铁与机油交织的沉静气息。
写在前面的话
手握的是方向盘,脚踩的是离合器。还没走到警卫勤务大队汽车中队,记者远远地就被一片绿色所吸引。
沿着营区的主干道走近,发现那“一片绿色”原来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军车,墨绿色的军车静静的停在营区前侧,透出一股钢铁与机油交织的沉静气息。
记者此次探访的,正是这支承担着全院车辆保障任务,时刻以“雷锋”为榜样的汽车中队。
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
服务官兵:车轮滚滚中的赤诚之心
晨曦微露,城市尚未完全苏醒,李亮已驾驶车辆驶出营区。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他选择以文职人员的身份重返军营,在孔雀蓝的队伍中续写军旅篇章。
车灯划破黑暗,将“忠诚”二字照得闪亮,他们用车轮丈量忠诚,以青春诠释坚守,将“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誓言,熔铸成强军征程上最动人的注脚!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执着坚守:平凡岗位上的无私奉献
修理间内,机油裹挟着扳手的敲击声——张午正对照《车辆维护手册》逐项核查。
这位在岗3年的“驾修双能”标兵,已将“三维检测法”融入日常操作:指尖拂过散热器格栅,他便能准确判断冷却液循环状态;侧耳倾听变速箱油底壳的细微声响,便能判断齿轮啮合是否正常。他说:“对待日复一日繁琐的工作,要像螺丝钉一样紧紧铆在岗位上”。
汽车中队官兵们的默默坚守正是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雷锋精神的最好诠释,也见证着官兵们“宁可检查百次空,不让一颗螺丝松”的执着。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 连 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
薪火相传:强军征程上的红色基因
修理车间,二级上士董钱宏正带着中士石兴进行车辆应急修理演练。“要时刻牢记咱们的‘三查三验’口诀——查油液、查电路、查制动,验数据、验状态、验预案。”
正如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
兵记者说
时间在这里似乎过得很慢:有时候天还没亮就整装待发,到傍晚才回来,一出车就是一天。握着熟悉的方向盘,今天与昨天似乎一个样……
时间在这里仿佛又过得很快:入伍10年,驾驶员李本帅已在中队坚守了将近14年。细数车辆启动的引擎轰鸣,寒来暑往便悄然而逝。
中队最年轻的战士才20岁出头。当许多同龄人追求都市生活的绚丽多彩,他们却选择了不一样的青春,像雷锋那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车轮滚滚中续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日记。
作者:姬一鸣、宋恒烨
摄影:夏焘、郑强
来源:武警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