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们奔走在社区村镇一线,是普法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情感疏导员,更是困境家庭的信赖依靠。她们拥有共同的名字“婚调员”。凭借丰富基层经验、扎实法律功底、细腻人文关怀与真诚服务之心,她们在婚姻家庭的“方寸之地”,春风化雨,传递公平,播撒和谐,力促破镜重圆,为平安、幸
她们奔走在社区村镇一线,是普法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情感疏导员,更是困境家庭的信赖依靠。她们拥有共同的名字“婚调员”。凭借丰富基层经验、扎实法律功底、细腻人文关怀与真诚服务之心,她们在婚姻家庭的“方寸之地”,春风化雨,传递公平,播撒和谐,力促破镜重圆,为平安、幸福青城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巾帼力量。
为展现我市各级妇联在深化婚调工作、维护妇儿权益方面的成效,挖掘宣传扎根各旗县区的优秀婚调员典型,讲好动人故事,弘扬奉献精神,呼和浩特市妇女联合会即日起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青城和姐”专栏。
聚焦活跃在调解一线
深受群众认可的“青城和姐”们
我们将记录她们
释法明理、洞悉症结、点燃暖意的工作日常
分享她们的
调解智慧与守护“小家”
促进“大家”和谐的初心信念
经验值得分享
…………
“青城和姐”褚文静
以心暖心 以爱筑家
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婚姻登记中心,玉泉区妇联牵头专门设立了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这一间看似普通的屋子却充满了爱的温度。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员褚文静,同时也是一名社工、高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她始终以温暖而专注的态度,迎接每一对前来寻求帮助的夫妻,尊重他们的情绪,倾听他们的故事。到目前为止,褚文静已经累计调解了240余件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70%以上。她以专业的共情能力,缝合夫妻情感裂痕,以始终如一的热忱与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一个个不平凡的温暖故事。
在褚文静看来,每一对夫妻都是自身婚姻问题的“专家”,没有人比他们自己更清楚彼此之间发生了什么。她从不急于给出建议,而是通过真诚的倾听和专业的引导,帮助当事人梳理复杂的家庭关系脉络。她擅长带领夫妻共同面向未来进行思考,唤醒自身意愿与能力,从而找到真正属于他们的家庭出路。
有一对结婚二十多年的夫妻,近年来因为家庭琐事矛盾的不断堆积,争吵几乎成了日常,婚姻一步步走向破裂边缘。丈夫常年忙于事业,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在工作上,对家里的大事小情不闻不问;妻子本身也承受着不小的职场压力,却还得独自承担起照顾孩子、操持家务的责任,每天忙得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她常常觉得自己像一根被拉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尽管内心满是委屈和疲惫,为了孩子,她一直咬牙坚持着,直到这次来到调解室,积压已久的情绪终于爆发。双方争执激烈,甚至发生了肢体冲突——妻子双眼通红、声音发颤,丈夫衬衫被扯得歪斜,脸上留下一道明显的抓痕,场面一度难以控制。
褚文静没有急于评判对错,而是起身温和地将二人分开,递上纸巾与温水。她请丈夫暂时到休息区冷静,专注倾听妻子的哭诉。过程中她没有打断,只是在妻子情绪激动时轻声回应:“我能感受到你有多么委屈和失望。”
在妻子断断续续的叙述中,褚文静问及对方是否做过让她感动的事情时,她敏锐地捕捉到那些未被说出口的牵挂——“他以前每天都做我爱吃的菜”“我生病时他整夜不合眼照顾我……”她默默记下这些细微的情感线索。待妻子情绪平复后,她同样与丈夫进行了单独沟通。丈夫低头沉默许久,才从手机里翻出几张旧照,喃喃道:“我们刚结婚时,连碗面都要分着吃……”
褚文静把两人重新请到一起。她轻声说道:“我注意到,你们说出的都是埋怨,但没说的,却都是舍不得。妻子的委屈里,藏着被辜负的信任;丈夫的沉默背后,是不知如何挽回的羞愧。” 她引导双方看见——原来愤怒背后往往是尚未熄灭的期待,指责之中还藏着爱的印记。
随后的几周,褚文静为他们制定了分阶段的修复计划:从建立每天十分钟的平静对话,到共同回顾婚姻中的温暖时刻;从一方的真诚悔过与补偿,到另一方的情绪释放与接纳尝试。她不仅帮助他们重建信任,更引导他们重新认识彼此的需求与边界。
最终,这对夫妻不仅选择了和解,更重要的是真正开始了婚姻的重建。妻子说:“褚老师没替我们做决定,但她帮我们看清了自己想要什么。”丈夫则表示:“学会的不只是回归家庭,更是如何真正为婚姻负责。”
褚文静始终相信,调解的本质不是简单地劝和或劝离,而是帮助夫妻在情感的迷雾中看清自己的内心。正如她常说的:“每一段婚姻都值得被倾听,每一个迷失的自我,都值得被温柔唤醒。”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