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龙亭镇结合本地农业发展实际,以创新思维破解秸秆处理困局,多途径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让秸秆实现了从“生态负担”到“绿色财富”的华丽转身,探索出一条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龙亭镇结合本地农业发展实际,以创新思维破解秸秆处理困局,多途径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让秸秆实现了从“生态负担”到“绿色财富”的华丽转身,探索出一条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杜村秸秆加工基地,全自动铡草揉丝一体机正高效运转,金黄的玉米秸秆经过自动化处理,变成均匀细碎的优质饲草料。
“我们去年争取到50万元项目资金,建成了这条现代化生产线。”杜村党支部书记任存虎介绍,“今年承包给汉中胜泰绿色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运营,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不仅每年为村集体创收,还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多赢。”
“今年秸秆的收购价格为一公斤一毛四。当地的一些种粮大户,仅销售秸秆收入就达上千元。一些周边村的农户,不但向合作社销售秸秆,还可以来务工,增加收入。”汉中胜泰绿色农业技术公司负责人说道。
产业链的延伸让秸秆价值倍增。村民付永枝个人投资30万元建设的草帘厂也已投入运营。“我们以每公斤0.4-0.5元的价格收购稻草等秸秆,主要生产草支垫、草帘、草袋子等系列草制品。”付永枝介绍道。
目前,龙亭镇已累计投入140万元,先后在杜村、镇江村、长溪村等建设秸秆饲料、有机肥等深加工项目,真正让“草垛垛”变成了农民增收的“香饽饽”。
“下一步,龙亭镇将持续完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探索更多资源化利用途径,推动农业绿色转型,让秸秆‘变废为宝’,解决秸秆焚烧污染问题,改善空气质量。同时,为农民开辟增收渠道,提供收集、运输等就业岗位,带动就业,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丰收’。”龙亭镇有关负责人说。
动动小手 赞完再走
——END——
(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使用)
编辑:高立峰 责编:何 龙
审核:张校峰 总编:张志刚 监制:宋 浩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10016
投稿邮箱:480917892@qq.com
主流舆论阵地 综合服务平台 社区信息枢纽
洋县发布
来源:英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