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监青年说|吴旻:从“门外汉”到“活地图”基层在基层监管岗位上书写青春答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19:36 4

摘要:市场监管像一张细密的网,商户、电梯、食品、证件……千头万绪的“小事”,实则是守护民生的“根基”。刚从局机关到汉正所时,一本老师傅的笔记本点醒了我——泛黄的纸页上,“XX餐饮店健康证7月15日到期”“XX电梯年检8月20日”的字迹工整清晰,连“商户老板说下周进新

我是硚口区汉正市场监管所的吴旻

扎根市场监管岗位已四年半,作为“五星市场监督管理所”里的青年力量,回望从手足无措到独当一面的成长路,有三句“秘诀”想与青年同志们分享。

秘诀一01

把辖区装进口袋

“民情日记”里藏着监管温度

市场监管像一张细密的网,商户、电梯、食品、证件……千头万绪的“小事”,实则是守护民生的“根基”。刚从局机关到汉正所时,一本老师傅的笔记本点醒了我——泛黄的纸页上,“XX餐饮店健康证7月15日到期”“XX电梯年检8月20日”的字迹工整清晰,连“商户老板说下周进新货”的细节都标注在旁。

“原来,监管不是‘走马观花’,是把每家商户的情况刻在心里。”从那以后,我的手机备忘录成了随身携带的“动态档案库”:哪家药店新增了阴凉柜、哪家商场有3部客梯2部货梯、哪家便利店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下月到期,每一条信息都随查随更、动态更新。

例如,在去年排查过期食品时,正是凭着备忘录里“某超市同一品牌牛奶连续三月临期”的记录,我们及时提醒老板调整进货量,既帮商户减少了近千元损失,也避免了过期食品流入市场。

如今走在辖区街头,看到哪家店,脑子里就能立刻“调阅”出它的基本情况——这份“活地图”的底气,全是从一页页“民情日记”里攒出来的。

秘诀二02

用“新技能”破“老难题”

刷手机也能盯紧安全线

汉正街的经营主体超3万户,若只靠“腿跑手记”,再勤快也难免有疏漏。作为年轻干部,我们的优势就在于能把“新工具”用出监管实效,让“老问题”有了新解法。

“刷短视频还能查出隐患?”起初同事们半信半疑,直到去年夏天的一次排查——我在小红书上刷到辖区几家网红早餐店突然爆火,视频里热闹的客流背后,隐约能看到操作台上杂乱的食材。顺着视频定位,我们挨家上门检查,果然发现两家店存在原料未密封储存、生熟混放的问题,当场责令整改。

还有一次,外卖平台上某火锅店“苍蝇多”的差评接连出现,我们立刻启动突击检查,在后厨角落找到未及时清理的垃圾桶,从源头消除了卫生隐患。

现在,“刷平台、看评论”成了我们工作之余的习惯:美食博主的探店视频里找线索,外卖平台的评价区查问题,点评网站的留言中防风险。

这种“预防式治理”让辖区餐饮投诉量同比下降30%,也让我们明白:监管不是“等问题上门”,而是主动跟上群众的生活节奏,用年轻人的“网感”守住民生安全线。

秘诀三03

啃下500部法规

把“硬条文”变成“活本领”

刚入职时,面对厚厚一摞包含500多部法规的汇编,我曾犯过怵:“这么多法条,什么时候才能学明白?”但很快我发现,法规不是“纸上文字”,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箱”——只要找对方法,就能把“枯燥条文”变成“实用技能”。

我给自己定了“两步学习法”:第一步,跟着老同志跑现场,把法条编成“顺口溜”。查食品时记“索证索票留凭证,过期变质靠边站”,看电梯时背“年检标签要显眼,应急按钮得灵验”,让每个检查要点都变成“顺口就来”的记忆点;第二步,以赛代练强技能,主动报名参加监管技能竞赛。从区里的快检比武到市里的业务比拼,再到2024年获评“湖北省快检能手”、拿下全市食品快检比赛第一名,每一次获奖都是对“专业本领”的印证。

啃下法律法规的“硬骨头”只是起点,真正的监管本领,要在“实践课堂”里反复锤炼:不仅要将条文内容烂熟于心,更要读懂“重复应用”里藏着的成长密码——让原本生硬的法条,在一次次实操中蜕变成破解难题的“精准钥匙”。基层监管常被说“重复又琐碎”:今天查过期食品,明天或许还是围着食品保质期转;今天调解退货纠纷,明天面对的可能仍是相似的诉求。但在我看来,这份“重复”恰恰是成长的阶梯:第一次查过期食品,眼里只盯着包装上的日期;到了第二次、第三次,就会主动检查储存温度是否合规、进货渠道是否正规;第一次调解纠纷,靠的是耐心安抚双方情绪;多经历几次后,就能精准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条款,让道理越辩越明、让双方心服口服。把“重复的事”做出“进阶感”,就是从“门外汉”蜕变为“专业人”最扎实的路径。

从清晨6点的农贸市场,到深夜11点的餐饮店,我们走过的每一条小巷、检查的每一家商户,都连着群众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

我们核对的不只是商户台账,更是千家万户餐桌上的安全;调解的不只是退货纠纷,更是群众对市场的信任、对政府的期待。四年半的市场监管经历让我懂得: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有“事事关民生”的责任。

愿每一位年轻的基层监管人,都能在重复的工作中打磨专业,在琐碎的事务里传递温度,用脚步丈量责任,以专业守护民生——既要成为群众心里“有问题找得到”的靠谱守护者,也要成为单位里“关键时刻顶得上”的新生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交出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青春答卷!

——讲述人吴旻

来源:武汉市场监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