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身体像刚打完一场硬仗,表面看着没事,里面其实一地鸡毛,要修,要养,还得防着它哪天突然又出岔子。特别是化疗后的前90天,这段时间,有人称它是“黄金恢复期”,也有人觉得它像是“暗礁海域”,走得不小心,就容易翻船。
化疗结束之后,很多人以为苦日子就算翻篇了,其实不太对。真正的考验,往往是在化疗之后的那几个月里才慢慢显露出来。
身体像刚打完一场硬仗,表面看着没事,里面其实一地鸡毛,要修,要养,还得防着它哪天突然又出岔子。特别是化疗后的前90天,这段时间,有人称它是“黄金恢复期”,也有人觉得它像是“暗礁海域”,走得不小心,就容易翻船。
不少研究都提到,这90天里如果养成一些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复发的风险明显降低,有的甚至可以降低将近40%。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天方夜谭?但这不是乱说,是有实打实的临床数据做支撑的。今天咱们就用最简单明白的方式,聊聊这事儿。
先说第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作息规律。化疗之后,身体的生物钟其实是乱的。很多人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整个人像卡壳了一样。这种状态如果一直持续,对身体恢复特别不利。
研究指出,睡眠质量差的人,免疫系统恢复得也慢,尤其是体内的T细胞活性会下降。T细胞就是身体里的“巡逻兵”,你睡不好,它们也懒得干活,敌人一来,防线就塌了。
这段时间尽量别熬夜,晚上十一点前睡觉,中午能眯一会更好。哪怕睡不着,也别拿着手机刷到深夜,闭着眼躺着,身体也能慢慢进入恢复的节奏。
第二件事是饮食这块。很多人化疗后胃口差,不想吃东西,有的还觉得越清淡越好,恨不得天天就喝点米汤。其实不行,身体需要的是营养,不是忍耐。
尤其是蛋白质和一些抗氧化的营养素,得跟得上。像鸡蛋、牛奶、豆腐这些,能吃就吃点。蔬菜水果也别落下,番茄、胡萝卜、西兰花这几样,含有比较高的天然抗氧化物,对身体修复帮助挺大。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水。很多人化疗后口干舌燥,却不爱喝水,觉得喝水没味道。其实水是最便宜也最有效的“排毒剂”,每天能喝个1500到2000毫升,对身体代谢和肾脏负担都有好处。
第三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那就是适当活动。别一听运动就想到跑步、健身房,那种太激烈的确不合适,但人不能老窝着。
有研究发现,化疗后的患者如果每天能保持20分钟左右的轻度活动,比如散步、做缓慢的拉伸运动,身体的细胞修复能力会明显提升。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活动能改善情绪,很多人化疗后容易情绪低落,甚至有点抑郁,这种时候出去晒晒太阳、走两圈,人也会舒服很多。情绪好,免疫力也会跟着上来,这不是心理安慰,是身体的真反应。
说到情绪,就得说第四个习惯了——学会调节压力。化疗结束后,很多人心里其实是悬着的,担心复发,担心副作用没结束,担心未来生活被打乱。
这些压力如果一直堆着不说,身体是会“记仇”的。长期的心理负担会影响激素水平,像皮质醇这种压力激素升高,会让免疫系统变得迟钝。
怎么调节呢?不是非得去看心理医生,有时候找人聊聊天、写写日记、听点音乐,甚至自己在家里哼哼歌,都是一种释放。有人觉得这些事看起来不重要,其实它们就像一根根细小的螺丝钉,拧紧了,整台机器才能稳当地转下去。
还有一个特别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就是定期监测身体状况。有些人觉得化疗完了,检查也做了,医生也说“暂时没事”,那就不管不顾了。
但身体的变化有时候是悄无声息的。就像房顶漏水,刚开始你看不出来,等到天花板变黄了,才发现已经漏了一阵子了。
哪怕医生没说要检查,也可以适当自己做点记录,比如体重有没有突然下降、有没有出现持续性的疲乏、伤口愈合是不是变慢了、有没有反复低烧或者夜间出汗。这些看起来像小毛病,可能就是身体在发出信号。
有一项2023年的研究,对比了1200名化疗后患者的生活习惯,发现那些能坚持上述几个好习惯的人,三年内复发率降低了大约38%。这个数字不是小数,是实打实的希望。
不能说只靠这几件事就能确保不复发,但它们确实能让身体在恢复期更稳当一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早点防,总比事后补救强。
有人问,为什么这90天这么重要?因为这是身体刚从“战场”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部系统还没完全恢复,免疫力、代谢功能、肝肾排毒这些都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这时候要是生活节奏乱了、营养跟不上、睡眠不好、压力太大,就像是在修桥的过程中突然来了大水,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但如果这时候养好了元气,身体就能慢慢回到正轨,后面走起来也就更轻松。
说白了,化疗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这90天,就像是刚考完试的暑假,看起来是放松的时候,实际上是决定下学期成绩好坏的关键期。你是继续努力,还是彻底躺平,未来身体的反应会慢慢给你答案。
如果你身边有正在恢复期的人,不妨转告他们这些话。不是为了让人焦虑,而是让人有底气。养成这几个看似简单的习惯,不是负担,是一种保护。就像穿雨衣出门,可能你今天没遇到雨,但你心里知道,自己准备好了。
参考文献:
[1]李红,张凯,周丽.化疗后癌症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对复发率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3,30(5):421-426.
[2]王芳,赵倩,刘明.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应激与复发风险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4,38(2):129-134.
[3]陈伟,李娜,郭志强.癌症患者术后恢复期免疫调节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24,31(6):689-694.
来源:伍一健康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