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有八个省份要进入新高考志愿填报,这种填报模式,一定会引起录取结果的很多变化,也会对于不了解新高考填报方法的考生和家长带来很多风险。当然,同时也会存在一些机会。
一、新高考来了
今年有八个省份要进入新高考志愿填报,这种填报模式,一定会引起录取结果的很多变化,也会对于不了解新高考填报方法的考生和家长带来很多风险。当然,同时也会存在一些机会。
我前段时间的文章,一直在讲这方面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见:
新高考省份第一年志愿填报,录取结果会怎样变化?以四川省为例新高考省份批次合并,会给志愿填报带来什么风险和机会?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提前批分数会怎样变化?附2024年部分高分与低分专业新高考第一年,如何预测学校专业分数变化?以四川本科批为例新高考第一年,专科批报考有什么机会?以四川专科批为例新高考报考的风险之一,就是填错学校,高分低就。
所以,我们需要学会选择学校和专业,尽量避免选错,而且要争取做出分数范围内的最好选择。
然后,我就在文章中,开始谈院校专业选择,让大家看到同样分数能进不同学校和专业,也留了思考题,让大家想想,什么是最好选择。
参见:不同分数段考生,能报考哪些学校和专业?以四川省为例同分不同命!报考志愿就是在选择命运,一定要找到最好选择接下来的文章,我就按照不同分段来进行解说,顺便给大家谈到一些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思路和报考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就以我整理的四川高考数据为例,其他省份家长也可以参考其中的分析方法。
之前的文章,已经分析了以下分段:
600分段物理类考生,怎样选择学校和专业?以四川省为例450分段物理类考生,怎样选择学校和专业?以四川省为例450分段历史类考生,怎样选择学校和专业?以四川省为例接下来的文章还会往下分析其他分段,比如400分、350分、300分等。
在分析每个分数段的时候,我不仅仅是讲这个分数段学生的一些选择,也会有一些通用的思路、方法和技巧给大家分析,比如上面几篇文章,就分别提到了如何选择同分学校,如何“曲线救国“,如何低分捡漏等技巧,大家可以都参考一下。
之前,我也写过很多关于志愿填报的文章,已经整理成了一份合集,而且会持续更新,准备一直放在我每天的推文第二条,方便大家查看。
参见:任炜老师志愿填报文章合集(2025版 持续更新)不过,我发现,仅仅写文章,还是有很多内容没法给大家展开分析的。所以,我决定近期抽时间开展系列讲座。昨晚做了新高考志愿填报专题讲座的第一讲。
跟大家分享了以下几项内容:
其中,我多年来跟踪研究的多个新高考省份的情况,来给大家进行分析和建议。尤其是即将开展第一年新高考志愿填报的省份,大家更是需要注意前车之鉴。
要知道,有的省份实行新高考很多年了,还是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填错志愿。在昨晚的直播中,我就讲到了很多案例,也提示了新高考报考模式带来的风险,大家现在还可以继续听直播回放。
参见:实行新高考多年的省份,还是有人填错志愿!新高考第一年的省份,如何避免?
二、新高考报考的底层逻辑
那么,新高考志愿填报到底难不难呢,家长如何才能做好这件事呢?
而做高报工作的老师,又如何能高效完成每一份志愿方案,提高自己的产能呢?
其实,如果能够掌握新高考志愿填报的底层逻辑和相应的方法步骤,这件事就并不难,而且可以短时间完成一份足够高质量的方案。
当然,应该说是会者不难,但对于不会的人来说,就很难。
我在每年做报考指导期间,常常遇到一些家长,在报志愿这件事上纠结来纠结去,到处听讲座听直播,然后就去问老师:我们孩子多少分,报什么学校和专业好。
说实话,这样是不可能报好志愿的。
参见:家长自曝:按网上老师推荐专业报考,后果严重!那么,如果想报好志愿,就必须学习报考的方法,尤其是从老高考到新高考的省份,很多家长之前只是听说过老高考报考的方式,整个省份都没有报过新高考,在这新老转变的第一年,如果还是想按老路走,就会很容易出问题。
包括很多已经实行新高考多年的省份,还是在“前赴后继”地出问题,也是由于当地家长不懂新高考报考的方法导致的。
我在这里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详细内容,还是在今晚的讲座中来具体谈谈吧。
首先,要理解新高考志愿填报的方法,就需要先有新高考报考的逻辑。
大家要知道,新高考改革是为的什么?志愿填报模式的转变是为了什么?
正如第一批新高考省份浙江,也是新高考改革最彻底的省份,在改革第一年,省教育考试院就发布了《浙江省2017年高考招生志愿填报百问百答》,专门解释了为什么实行专业平行志愿。
20. 什么是专业平行志愿?
答:专业平行志愿,是新高考招生同一类别、同一段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专业(类)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为志愿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进行投档。不同于以往以院校为志愿单位投档的院校平行志愿,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时,直接投档到某院校某专业(类),不存在专业服从调剂,考生也不用担心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21. 为什么实行专业平行志愿?
答:从院校平行志愿到专业平行志愿,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招生录取原则。一是可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考生不能录取到自己喜欢专业的纠结问题,扩大考生在录取环节的选择权,让考生“录其所愿”;二是新高考实行选考后,各专业对学生选考科目的要求不一致,以院校为单位的传统投档模式实际也已无法实施;三是有利于倒逼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办出专业特色,有利于改变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同质化现象。
在去年的《浙江省2024年高考招生志愿填报百问百答》中,比之前的表述略有更新,重点突出了“专业平行志愿体现了以生为本、专业导向”。
说明这样的改革,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学到自己想学的专业。
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还在这份文件里对考生们报考提供了建议,特别指出:“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一般关系到大学学习的兴趣和职业趋向”。
可见,新高考志愿填报,就是希望大家能把专业选择放在首位, 所以需要在报考时以专业为导向来进行志愿填报。
这正是我一直倡导的志愿填报理念。大家看我之前讲志愿填报的文章,也都是建议大家要从孩子的长远发展着眼,然后选择合适的专业,再来选择相应的最好学校。
当然,专业选择,如何能确定呢?就需要结合孩子的特点来进行职业规划。
正如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在2017年第一年浙江新高考时公布的“志愿填报百问百答”中所说,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专业性向和未来发展规划,综合考虑,慎重抉择。”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进行志愿填报时,首先就需要给他做好生涯规划。
如果缺失了这一环节,后面的报考就没有章法,也就难以找到大学和专业的最佳选择。
三、新高考报考的方法步骤
那么,我建议的志愿填报步骤是这样的:
这与网上流传的志愿填报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参见:高考志愿填报的方法步骤,小心用错!
这是在于不同的报考思路,网上常见的关于志愿填报的说法,都是以孩子的分数为基础,来选择学校和专业,而我倡导的,是让大家以孩子的长远规划和事业方向为基础来选择专业和学校。
自然,这两种报考思路,也会形成不同的报考结果。
如果只是以分数为基础,追求不浪费分的报考,就有可能是下面这样的情况:
还有就是这样的情况,只是想着学热门专业好赚钱,就去这样选择,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特点,没有进行长远规划,就会像下面这个学生张锡峰一样,曾经在高考前豪情万丈,进入大学就眼神黯淡无光了。
而按照我所说的以规划为基础的报考结果,就不一样。
正如我今晚要讲的我指导过的一个新高考省份学生案例,不但是让这个孩子压线录取到了理想的专业,而且孩子的大学毕业后的结果也是相当喜人的。
孩子由于学的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大学期间学习也很好,基本功很扎实,后来在准备考研期间,家长跟我联系,听从了我的建议,选择了孩子的专业领域相当强的一所学校,也顺利被录取为研究生了。
其实,不光是在新高考省份,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报考的,在当年的老高考省份,这样的思路方法也是适用的。
下面是我指导过的一个老高考省份的学生,也是在报考时保证了他的专业方向选择,后来他毕业的时候,就以专业成绩第二的成绩,成功保研到了一所985大学,而且是直博。
大家想想,如果不是给他报考了这样的专业,他能有这样的结果吗?
所以,不管新老高考报考,都可以用这样的思路和方法来报考,而新高考的背景下,更需要如此,也为我们的专业选择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减少了被调剂到不理想专业的可能。
只是,我们要善用这样的条件,找到合适孩子的专业,再用足够保险的方法精准填报,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如果家长和报考老师想要高效完成高质量的志愿填报方案,都是可以这样来做的。
尤其是对于报考老师来说,这样做的意义是更加切实的。
因为我常常听到一些报考老师说,感觉在给考生家庭服务时,最费时间的地方就是报考方案确定不下来,又尤其是专业方向确定不了,如果能确定专业,那就很快能达成共识确定方案。这样就有时间去服务更多家庭了。
那么,要解决专业定位的问题,就需要有给孩子做好未来规划。如果家长和报考老师会给孩子做规划,也就可以大大提升报考效率。
那么,具体怎么做,怎么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呢?今晚的讲座,我再跟大家详细分享。
欢迎大家来预约参与我今晚的直播讲座:视频号“任炜老师”2025年3月23日20点开始。
来源:琪琪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