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滨州日报/滨州网讯当下,结核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防控工作尤为关键。近年来,市卫生健康部门聚焦校园结核病防控关键环节,创新搭建“新生结核病筛查系统”,推行“教育卫生联动、线上线下联筛、校内校外联控”的“三联防控”新模式,全力守护校园公共卫生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当下,结核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防控工作尤为关键。近年来,市卫生健康部门聚焦校园结核病防控关键环节,创新搭建“新生结核病筛查系统”,推行“教育卫生联动、线上线下联筛、校内校外联控”的“三联防控”新模式,全力守护校园公共卫生安全。
线上线下数据联通,做到“实时筛查”
“以前做筛查,得跑好几个地方咨询,现在在家就能完成初筛,还能自主就近选择筛查机构去检查,太方便了!”初一新生张同学说,他对新生结核病筛查系统的便捷性深有感触。
入学前,张同学通过手机端新生入学结核筛查系统,在线完成症状和密切接触史问诊,系统根据他的情况,快速匹配并推荐了附近的筛查机构,他只需按照预约时间前往即可。
完成结核菌素试验后,检测结果实时同步至系统后台管理端,同时他的手机端也收到了结果通知。整个过程高效流畅,数据的实时同步与共享,不仅方便了学生,也让学校、疾控和医疗机构的工作衔接更加顺畅。
“过去数据分散,沟通成本高,现在有了统一系统,数据实时更新,筛查效率大幅提升,我们能更及时地采取防控措施。”县市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感慨道。
滨州市“新生结核病筛查系统”以线上线下双向联筛,以及新生筛查、追踪、治疗等全流程简约、便捷服务,在秋季开学前完成全市中小学生筛查,做到结核患者早治疗、潜伏感染者早预防,有力维护校园安全和教学秩序,有效营造校园健康安全环境。
共同助力,将结核病传染风险挡在校门外
近年来,随着我市不断探索并深入推进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工作,全面筑牢校园结核病防控“防护墙”,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年,我市某高校新生入学结核筛查发现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024年,筛查出活动性肺结核2例。由于筛查及时,这些患病学生在入学前就被发现,并立即启动规范治疗,成功阻断了他们在校园内的传播风险。“校园人员活动密集,一旦有肺结核患者,极易引发传播。多亏了新生入学结核筛查工作的规范开展,有效守护了校园健康入口。”该校后勤保障处负责人欣慰地说。
市卫健部门统计,2023学年,校园内肺结核患者发病例数较2022学年下降50%;2024学年较2023学年下降36.36%,达到了学生家长有共识、师生健康有保障、学校管理有抓手、校园安全有成效的显著效果,全市校园结核病疫情实现有效控制。
科普先行,公众健康宣教全覆盖
为了进一步推动结核病防治知识深入人心,我市以“科普先行”为核心抓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构建了多维度、广覆盖的公众健康宣教体系——
依托全市卫生健康政务媒体矩阵等权威平台,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竞答、科普视频征集等互动活动,让科普内容触达更广泛人群。在世界结核病日等重要时段,组织知识讲座、主题班会及“结核病防治进校园”义诊等专项行动,累计惠及师生超23万人次。
在校内,通过结核病防治宣传栏、邀请医院及疾控专家开展健康大讲堂等举措,提升师生对结核病的早期识别能力与科学防控认知。在校外,借助家长告知彩页传递防控要点,依托社区健康宣传阵地开展常态化科普。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强化师生及家长的预防意识,有力营造社会、学校、医疗、个人共同预防结核的浓厚氛围。
来源:滨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