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袁千里推行的“首诊负责+多学科会诊”机制,让复杂病例得到精准诊疗,患者平均住院日从10天降至7天,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
袁千里推行的“首诊负责+多学科会诊”机制,让复杂病例得到精准诊疗,患者平均住院日从10天降至7天,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
通讯员丨龙马潭区人民医院
01
十八载从医路
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的医疗领域,有这样一位医生,他深耕临床十八载,既是手术台上精准操作的“一把刀”,也是科室发展的 “领头雁”,更是患者心中值得托付的 “放心医”。他就是龙马潭区人民医院骨二科主任——袁千里。
袁千里的医路起点,始于2002 年考入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2007 年毕业后,他走进龙马潭区石洞中心卫生院骨科,在基层临床一线积累了扎实的实践经验。
为精进医术,他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2012年到四川省骨科医院进修骨科,2013年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深圳医院学习疼痛科诊疗技术,2023年又前往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专攻脊柱外科。一次次进修深造,让他在脊柱退行性疾病、慢性疼痛综合诊疗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
如今,作为骨二科主任,他年均主刀及指导手术超300台,接诊疼痛科疑难患者2000余例。针对脊柱退变、椎间盘突出等患者,他牵头引入 “MIS-TLIF” 技术,实现了 “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 的治疗效果;面对面肌痉挛患者,他率先开展面神经射频治疗,用微创技术解决了困扰患者多年的顽疾,赢得了无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02
打造区域诊疗高地
“建强学科、培养团队” 是袁千里坚守十八年的目标。在他的带领下,龙马潭区人民医院的骨二科实现了从基础诊疗到专业化、精细化的跨越式发展。
在脊柱外科领域,他以建设“脊柱微创诊疗中心”为方向,推动科室年手术量从任职初期的200台增长至 600 余台,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高达93%,达到区域二甲医院领先水平。在疼痛科建设上,他引进先进介入治疗设备,开展神经阻滞、射频消融等特色技术,让科室年诊疗量突破1.2万人次,成为区域内知名的慢性疼痛诊疗中心。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根基。他不仅自己带头外出进修,还建立了“老带新”帮扶机制,为科室持续培养成熟人才,让团队战斗力不断提升。
03
以管理促服务
作为科室管理者,袁千里始终以“规范管理、提升服务” 为核心,推动科室形成了 “严谨、高效、温暖” 的工作氛围。他推行的“首诊负责+多学科会诊”机制,让复杂病例得到精准诊疗,患者平均住院日从10天降至7天,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
在社会责任面前,他同样挺身而出:主动报名参与芦山地震救援,冲在应急救治第一线;每月坚持推送骨科常见病科普文章,用专业知识守护群众健康。
从医十八载,袁千里用“患者至上、精进医术、团队共进” 的准则,在手术台、诊室、科室之间践行着医者的初心。2025 年初,他个人斩获医院技术创新奖、优秀管理奖、优秀个人等多项荣誉,带领的科室也获评“优秀科室”,这些荣誉正是对他多年付出的最好肯定。
内容审核一审:赵鑫娜二审:张园园三审:梁 蕾—End—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注明原创的内容权利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未经公众号授权,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截图、复制、传播、展示、转载、摘编等)。如需授权请在本微信文章下方留言,已经获得公众号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县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