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领航促振兴|上巴河镇十力村:流量变增量 荒滩蜕金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17:30 1

摘要:团风县上巴河镇十力村位于上巴河镇东北部,2021年行政村布局调整,该镇将原熊坳村与西瓜铺村合并,为纪念从这里走出的新儒学开山鼻祖、哲学大师熊十力而命名——十力村。近年来,十力村以文化传承为魂,坚持党建领航,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将沉寂多年的“荒滩”转变成炙手可热的

团风县上巴河镇十力村位于上巴河镇东北部,2021年行政村布局调整,该镇将原熊坳村与西瓜铺村合并,为纪念从这里走出的新儒学开山鼻祖、哲学大师熊十力而命名——十力村。近年来,十力村以文化传承为魂,坚持党建领航,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将沉寂多年的“荒滩”转变成炙手可热的“网红金滩”。

部引领

荒滩蝶变的“主心骨”

十力村地处大别山南麓西段,巴河中游河湾处,巴河水携带大量河砂在此沉积,在这里形成了河漫滩平原,是群众夏日休闲玩耍的好去处。

2019年,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护一河清水,上巴河镇党委决定关停巴河沿线环保不达标的养猪场,并要求村“两委”落实好关停后续工作,同时利用丰富的沙滩资源,吃“生态饭”,谋“致富路”。

“要让沙滩活起来,先让支部强起来。”这是十力村党支部书记刘盛安在两村合并后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成为了改变这片土地的关键所在。如何做好“沙滩文章”?村党支部没有等政策、靠扶持、要资金,而是主动破局,抓住“融合发展”主线,创新搞起了“沙滩议事会”。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乡土能人围坐在沙滩上,用脚丈量土地、用嘴畅谈思路。“这片沙质地适合搞越野”“不能破坏生态,得保留原生态”…… 一次次思想碰撞中,发展沙滩文旅产业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2022年3月,十力村党支部多次向镇党委申请,开发“黄金沙滩”,成功引进湖北九头狮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文旅项目。为了让项目早日落地,村“两委”挨家挨户做通群众工作,打消顾虑,流转农户个人土地30余亩,为项目开工扫清障碍。

2022年5月,巴河沙滩越野营地开始试营业,推出了沙滩车越野、烧烤露营、真人CS等娱乐项目。当营地迎来了第一批游客时,村民们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村书记刘盛安不禁激动地握住了拳头,项目落地初见成效,意味着村集体经济终于踏出了文旅发展的第一步。

产业发展

荒滩生金的“动力源”

2024年初,巴河沙滩越野营地因交通不便、客流量较少陷入经营困境,投资人甚至产生了关停项目的想法。

“项目已经落地一年多了,自从试营业以后,来的游客也是寥寥几个,一年的营业额不到两万块钱,当初那么信心满满打包票说能带他们致富,现在怕是要让村里党员群众失望了”。这是村“两委”会议上,刘盛安书记说过的话。

开弓没有回头箭,刘盛安不想就此轻易放弃,一次偶然,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其他地方文旅宣传视频,瞬间灵光闪现——“我们也有这样的风景!”他当即联系动员村里热衷短视频创作的村民,用手机镜头捕捉河滩营地的灵魂:暮色中的巴河沙滩被夕阳镀上金晖,孩童追逐嬉闹的笑声随浪花荡漾,越野车在沙丘间掀起呼啸的风,天幕下游客举杯小酌、眺望蜿蜒河岸……这些充满生命力的画面,通过短视频平台裂变传播,迅速点燃网友热情,成为了网友心中的夏日旅游胜地。

得益于省道S207通车和短视频的宣传,2024年8月,因夏季持续高温催生亲水需求市场,戏水纳凉成群众出游首选,一则标题为“马尔代夫上巴河分夫”的短视频爆红网络,免费开放的巴河沙滩成为理想去处,客流高峰也随之而来,日均游客流量达到2000余人次。

“我们项目还没有完全开发,交通拥堵、沙滩承载能力不足,不仅影响游客的体验感,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村“两委”多次连同镇党委政府实地调研,积极开展招商引资。

今年5月,在原巴河沙滩越野项目建设基础上,引进十里生态农文旅项目,计划投资1.1亿元,占地26.4亩,项目分三期完成。一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楼和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各1栋、2栋公共厕所、活动广场、无动力游乐园、停车场、进出场道路、游步道、绿化以及配套设施。

“以前这片沙滩荒废,啥用没有,现在解暑纳凉、露营、骑马、小吃应有尽有,成了‘聚宝盆’!”看着沙滩上络绎不绝的游客,十力村村民刘桂兰笑得合不拢嘴,她在营地摆的小吃摊,旺季时一天营业额能达上千元。如今,沙滩越野营地预计每年给村集体经济增加5万元收入,同时市场主体还提供保洁员、安全员等岗位,加上商户摊贩等,能带动周边6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村党支部精准施策的产业布局。

安全保障

金滩长青的“防护网”

“游客安全是底线,也是生命线。”村党支部始终把安全保障作为沙滩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针对沙滩地形复杂、水域风险高的特点,构建起“人防 +物防 +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体系,让“金滩”既热闹又安宁。

在沙滩营地入口,身穿红色马甲的党员志愿者章文利正引导游客,“请从楼梯这边下去沙滩,注意脚下安全,请大人照顾好小朋友,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们。”“开阔水域,请嬉水的群众照看好身边的小朋友!”派出所民警手持扩音器,沿河岸来回巡视。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在节假日游客高峰期间,村党支部积极参加“红色护航”行动,组织15名党员,与公安、交通、应急等部门志愿者,组建交通疏导、安全巡逻、应急救援等队伍,每天进行巡逻,按照“一竿、一圈、一牌、一绳”的标准,在危险水域配备救生杆、救生圈和警示标牌。运用视频监控、无人机等信息化手段对危险水域实时监控。

“去年这里管理比较混乱,经常有车随便乱停,导致堵车,沙滩上卫生条件差。今年通过网络看到景区全面升级,就带着孩子过来游玩,确实娱乐设施更加丰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还有智慧停车场。最主要是看见有民警辅警和志愿者们在巡逻,我们玩得更加放心,体验感非常好!”游客张女士如此说道。

从荒滩到金滩,变的是面貌,不变的是党旗领航的方向。十力村党支部用实干诠释初心,以担当引领发展,让曾经的闲置资源演变为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