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GL.iNet最新发布的支持WiFi 7的OpenWRT路由器:GL-BE3600,我也使用过它家的很多款路由器了,它家主打迷你便携、OpenWRT系统,BE3600也是GL家的首款WiFi 7路由器了,一起来开箱看看它的实际表现。
各位朋友,带触摸屏的路由器你们有玩过吗?路由器市场真的是花样越来越多了啊!
这是GL.iNet最新发布的支持WiFi 7的OpenWRT路由器:GL-BE3600,我也使用过它家的很多款路由器了,它家主打迷你便携、OpenWRT系统,BE3600也是GL家的首款WiFi 7路由器了,一起来开箱看看它的实际表现。
包装上有路由器外观和型号,GL家路由器每款都有英文名称区分,这款是Slate 7,7应该是代表WiFi 7的意思,全称是GL-BE3600,便携和迷你也是其主要特点;包装侧面标了它的主要卖点。
撕掉封条,拉一下这个提手就可以轻松抽出来,终于不用去抠包装了,这个设计相比之前的几款好太多了。
包装内所有物品如下,一张说明书、扁平网线一根、PD充电头一个、双C电源线一根、路由器主机一台。
来看看电源,标配一个最大功率30瓦的PD充电头和一根双C电源线,电源体积非常小啊,相比GL家之前所有路由器的电源都小,这个点赞,携带更加方便,不然一个主打便携的路由器带个板砖电源可不行。
路由器非常小巧啊,一只手轻松握持,GL家的便携路由器的设计风格都是很简约的,深灰配色。
重量方面约292克,应该是比GL-MT3000要重一些,反正这么小体积,拿在手上还是有点份量的。
表面有做了磨砂处理,用手去摸基本不会留下指纹,相比于镜面来说我更加喜欢磨砂的,而且边角做工也很精致,你可以吐槽GL路由器价格不接地气,但它的做工是真的OK。
我目前一直在使用GL-MT3000,搭配5G CPE使用,非常稳定,对比之下BE3600边角相对没有那么圆润,多了一些棱角分明的感觉,或者说圆润和棱角55开。
首先贴一张官方配置参数,搭载了高通四核IPQ5312处理器、四核A53架构、主频1.1GHz;支持WiFi 7,2*2 MIMO、4颗外置FEM、双2.5G网口、512MB闪存+1G DDR4内存,带机量可以达到120台,这个配置再加上搭载了OPenWRT系统,可玩性很高,而且后续肯定有大佬适配各种三方固件。
两侧天线可以180度收合,还是90度时好看。
底部和左右两侧都是栅栏式散热设计,整体观感挺不错,右侧还有重置键和MODE切换键。
背面有PD电源接口,可以轻松使用充电宝供电,也可以使用任意支持PD协议的充电头供电,两个2.5G网口,算是弥补了MT3000单个2.5G网口的遗憾,内外网都可以突破千兆了,虽然网口上标有WAN和LAN标识,但软路由嘛你懂得,可以任意修改切换网口职责。
最右就是一个USB 3.0接口了,配合官方OpenWRT系统可以扩展出许多和USB有关的花样玩法,整机功耗其实很低的,但却配了30瓦的电源,就是给USB外接设备预留了冗余功率。
正面就是最大亮点了,因为加入了彩色触摸屏,所以常规路由器的LED指示灯自然是不需要了,这种设计还是很特别的。
看完主要配置和外观,我们拆机看看内部,之前拆过的MT3000和MT6000它的内部用料都很足。
这台拿在手上也很沉,移除底部4个脚垫,卸下4颗螺丝就可以撬开了,使用刀片撬时多个面都撬一下,基本可以实现无损拆机,比之前的GL路由器都好拆。
因为有屏幕,要先把排线移除,排线下还有双面胶粘住,摔的话不会导致排线松动,细节还是很到位的。
去除天线就可以整个取出主板了,主板正反面都有一块很大的散热片,通过螺丝相互固定,比较显眼的是这个占据一半位置的散热风扇。
风扇是支持4线的温控调速风扇,MT3000我记得也是温控风扇,不过日常使用的话基本不会触发风扇转动。
取下风扇连接线并移除螺丝就可以取下散热片,份量还是很足的,整机主要重量就是散热模块了。
PCB板正反面都有屏蔽罩,我就不深入拆除了,保守来说通过风扇和这些散热片,GL-BE3600的散热性能应该很不错。
这块屏幕能干嘛呢?它比LED灯可以展示更多关键信息,并且还支持触摸交互。
开机后首先是GL的LOGO,它会展示系统启动进度、初始化还会提示你连接无线或网线,通过手机扫码可以快速连接无线。
往下一划可以快速重启或锁定屏幕、往右边划可以显示时钟、处理器和内存占用信息、当前路由器的上下行网速、还可以看到所有无线的快速连接二维码,轻点可以显示密码,如果点击了固件更新,也能看到更新进度条。
毕竟它是一款定位便携的WiFi 7路由器,外出需要用到网络的话,可以让朋友直接扫码连接,这就很方便了,或者当桌面路由器不占位置,也能查看时钟,不过目前经过一段时间会熄屏,需要手动点击才会亮,官方后续如果能在系统中设置长亮就好了,如时钟界面默认长亮也挺好看的。
出厂自带OpenWRT系统应该是它最大的特点之一了,默认进入的是官方的定制UI界面,支持各种主题切换。
也可以在系统-高级设置这里进入原生OpenWRT界面,目前是23.05(5.4内核)版本,原生界面很容易劝退入坑软路由的小伙伴,我的建议是新手直接使用官方UI进行交互。
GL的这套UI非常好看和易上手,各种功能和入口都很明确,等你熟悉后再使用原生界面来体验软路由的强大功能。
新手指引非常明确,按提示操作就能进行联网,入口直接展示当前联网状态和无线信息,支持多种多样的联网方式。
无线方面支持开启160MHz频宽、访客网络设置等等。
WiFi 7的特性之一就是支持MLO,多频同连实现速率叠加,可以在MLO WiFi这里快速开启。
支持云服务器,可以通过网页远程访问路由器后台。
建议安装GL.iNet官方APP进行路由器管理,开启云服务后可以实现管理。
提供了软件包列表,本身OpenWRT就可以安装各种软件或插件实现功能扩展,GL官方提供了匹配的软件源,展示在列表中的都是能兼容运行的。
网络存储可以把路由器变身一台NAS,帮你省下一台NAS硬件预算,在外出携带时也方便文件共享,后面我们测试这个功能的实际体验。
还有家长控制,比较实用的是内置了非常好用的异地组网方案Zerotier和tailscale,往期我也出过它们的上手教程,可以实现多个局域网的远程访问和组网,体验非常好。
还有多线负载、端口转发等各种常规设置,并且提供了网口管理,可以快速切换两个网口的作用,如果你是使用USB共享网络为主,那么两个网口都设置为LAN就很实用。
IPv6也能一键开启,很多小伙伴私信我原生OpenWRT的IPV6和相关防火墙设置搞不懂,使用GL定制的这套系统就完全没问题。
旁路由也是支持的,可以在不影响现有网络架构的前提下用上软路由的功能,常见两种旁路由模式也能一键设置,有手就会。
硬件加速也是支持的,如果是游戏党可以开启圆锥型NAT,可以显著降低游戏延迟,关于系统UI的界面就不再深入介绍了,我们来看看它的实际表现。
高通IPQ5312处理器性能应对千兆以上宽带是绰绰有余的,许多大城市已经有提供两千兆宽带了,不过我这宽带才6百兆,当然轻松跑满。
内网有线测试,直接拷贝NAS中的文件,可以轻松稳定跑满2.5G网口速率,非常适合在线4K剪辑等场景。
无线方面,我目前手上只有电脑支持WiFi 7,不过在最近自动更新系统后它的驱动有问题了,导致不能连接WiFi 7协议的MLO网络了。
所以这里就使用一台WiFi 6设备进行测试,5G频段最高连接速率来到了2401Mbps,周围信道干扰如图所示。
房子100方出头的样子,大概户型图如下。
为了有稳定的测速环境,使用搭建在内网NAS中的Speedtest服务器测试,均通过2.5G网口连接。
结果如下,表现还是不错的,近点来到了1500多Mbps,因为测试终端是WiFi 6设备,如果是支持WiFi 7的设备,速度只会更快,特别是MLO叠加下突破2000Mbps是没问题的,在我家信号死角D点,相当于两面墙了,5G频段无线依旧能跑到160多兆,整体表现不错,中小户型可以轻松全屋覆盖,如果设备支持WiFi 7,数据会更好。
游戏党可以开启硬件加速以及启用Full Cone NAT开关,可以显著降低延迟。
功耗方面,平常状态下稳定在6-8瓦左右。
至于发热和噪音方面,室温24度(口误)的情况下,功耗在66-69度左右,不会触发风扇转动,自然是没有噪音的,或者自定义调整风扇启动阀值,就算转动了也基本听不到声音,除非把路由器放到耳边,散热不用担心。
这个USB 3.0接口可以扩展许多玩法,比如说连接苹果或安卓手机进行热点扩展,通过数据线和路由器相连,并开启手机的热点功能。
然后在切换到热点共享模式,它会自动识别手机热点并进行联网,通过RNDIS协议实现的,这样就相当于手机给路由器提供网络支持,路由器实现热点分享、增加网络覆盖面积,外出需要共享网络时很实用。
另外可以用BE3600实现NAS需求,把移动硬盘或U盘接到路由器的USB 3.0接口上就行。
在系统后台-网络存储这里开启SMB服务就行,它也支持WebDAV或DLNA协议进行共享的。
可以添加用户,这样有权限的用户都能访问共享磁盘,提升安全性。
在电脑上输入路由器IP就可以挂载了,登录后映射文件夹,有线下读写速度可以轻松达到70MB左右,所以把这台路由器做为轻NAS使用是没问题的,共享文件之类很方便。
也可以安装GL APP实现远程管理、共享文件管理等等,甚至可以在网页上远程连接进行路由器设置,特别这个APP很好用,推荐使用。
这款路由器的颜值还是不错的,还加入了触摸显示屏、以及WiFi 7的加持可以战未来。
很适合出差党追求便携、或不想路由器占用太大空间、追求精致小巧的用户使用,官方定制的UI界面可以让新手轻松上手软路由系统,1G的内存也足够安装各种插件折腾,就你懂得嘛~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那么本期到此结束,喜欢的彦祖请加个关注、点个赞,咱们下期见。
来源:我是阿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