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块芋头地,一块长满了草,一块不见一棵草,为啥?——种地之苦之乐,不是你想象的那样(443)
两块芋头地,一块长满了草,一块不见一棵草,为啥?——种地之苦之乐,不是你想象的那样(443)
[本号已开启全网维权,拒绝擅自大段搬运文字、借用图片,或改头换面“巧妙”抄袭]
有心读友可能还记得,我今年的芋头栽了4个地块,为的就是要做多层次对比试验。
今天要说的,主要是其中的两个地块对比——一个地块是20天前除过草并追过肥、培过土的,一个地块是立秋后垄沟里长满了草、秋来没追肥没培土的。
这两个地块的芋头,都是一大宽垄两行播植。
为表述方便,20天前除过草的称甲地块,没除过草的称乙地块。
先看今天早晨所拍4幅图片——
甲地块
甲地块特写
已地块
乙地块特写
显而易见的是,除过草追过肥培过土的甲地块芋头,看上去既清亮,感觉上也长得更好。但芋头这种作物,长得究竟好不好,还要等秋后刨出来看。
我是早播芋头,八月十五中秋节就开吃。
不是为懒找借口——实在是要通过对比,得出更合理更高产的一整套管护经验。
一、就目前对比看,除过草追过肥培过土的甲地块芋头,秸茎基部并未明显放粗。
芋头的秸茎基部粗壮,是一项重要指标——秸茎粗,一方面是由于生发的叶片多;一方面,据往年经验,秸茎粗,地下的芋头盘也肯定大、长得多,长得胖。
甲地块芋头秋来除草追肥培土是赶在立秋后第3天,末伏头。那时候还正值酷热。
看来芋头这种耐高温作物,虽耐高温,但在气温、地温持续超高环境下,也并不爱长。
那此前除过草追过肥培过土的,工夫是不是就白费了?回答肯定:当然不是。只能说,在高温季节,包括现在气温刚开始走低,芋头的管护可以因天因地因人往后拖一拖。比如今年,这秋后的末伏,太酷热,菜园子又正值秋播大忙,人又正值伏乏期,往后拖一拖,拖得起。
再说了,甲地块芋头,肯定会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要先开始刨了尝鲜的。
从今日开始,气温开始走低,芋头地上秸叶和地下母芋子芋的生长发育,旺长期要真正开始了。
处暑节气过半,这往后,栽了芋头的菜友,就该看天看地看芋头,根据当地实际,抽时间抓紧给芋头地除草追肥培土了。
好在,今秋往后看,秋雨可能不会缺。这对芋头这种喜水作物是好事。
秋凉了、雨水多,芋头旺长期来了,该投入精力投入体力好好管护了。
据往年经验,处暑白露秋分,是芋头关键生长期。
二、草不是芋头的敌.人,利用好了是朋友。
乙地块远远看去,一地草,其实看特写镜头,实地察看,高草只长在垄沟和垄侧外。
这个地块,我是有意留草作对比的。垄面也有草,但没有高草。
草可为芋头地散温遮荫,可让芋头地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不板结。
当气温走低,拔去草,正好给芋头地松土,这时候淋施水肥,肥水也容易随着拔过草的土壤缝隙下渗。
三、拔过草接着淋施水肥,不必在垄面开沟开穴施肥。
上述说了,拔过草接着施肥,草反倒是帮助了你。
这里有个要点,初种芋头的朋友须注意——
淋施水肥随着刚拔过草的缝隙会下渗,能渗多少是多少,大量的肥渣养分,还是要留在地表。留在地表不是就那样裸露着不管了,要接着培土,把肥层覆盖住。
再看施肥、培土图片——
地下的芋头,母芋生子芋、子芋生孙芋,是一个大圆盘斜着朝上扩展的。直接在垄面淋施水肥,接着培土,过些日子长上来的芋头,正好就一头扎进了肥壤土里。
所以给芋头地施肥,不需挖坑开沟,但施过肥要接着培土,这一点很重要。
这次的施过肥培过土,草就少了,有草还可以留着长。下次,大约半个月二十天的,秋后第二次施肥培土之前,再拔草就可。(待续)
来源:可靠河流AT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