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分析】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消费者画像及消费趋势分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17:07 2

摘要:尽管火锅品类面临着市场规模增速放缓与客单价下滑的双重挑战,但消费需求依然强劲。2024年,76.4%的消费者保持每季度至少吃一次火锅的消费习惯,其中,每月超过1次的高频消费者占比为41.8%。这一数据充分反映出火锅对于这部分消费者具有极高的吸引力,他们对火锅的

行业主要代表性公司:海底捞(06862.HK)、呷哺呷哺(00520.HK)、小龙坎、巴奴火锅、蜀大侠、大龙燚等

火锅消费需求依然强劲

尽管火锅品类面临着市场规模增速放缓与客单价下滑的双重挑战,但消费需求依然强劲。2024年,76.4%的消费者保持每季度至少吃一次火锅的消费习惯,其中,每月超过1次的高频消费者占比为41.8%。这一数据充分反映出火锅对于这部分消费者具有极高的吸引力,他们对火锅的钟爱成为推动火锅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消费者稳固的消费习惯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火锅快餐化成为未来消费趋势

未来,在火锅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头部品牌谨慎扩店,市场下沉趋势明显,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凭借庞大人口基数和不断攀升的消费需求与潜力成为关键增长点。从细分品类来看,传统川渝火锅虽占主导但趋于饱和,而鱼蛙类、猪肚鸡等新派火锅正崭露头角。同时,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重视推动火锅快餐化,小火锅因低价、管饱及适配一人食场景等优势,备受青睐,众多品牌纷纷入局,助力其从三四线向高线城市拓展。

政策历程图

火锅作为中国传统的餐饮形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十二五时期”,国务院提出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培育一批创新能力较强、服务水平较高的服务业企业,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十三五”时期,国家政策在推动餐饮业发展方面更加注重品质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餐文化传播和国际化发展也受到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餐品牌开始加快海外布局,提升中国餐饮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十四五”时期,强调餐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重提升餐饮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餐饮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鼓励餐饮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火锅+文旅”模式,推动餐饮消费场景提升,促进餐饮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解读

2023年3月,工信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传统优势食品产区规模不断壮大,地域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明显改善,一二三产融合水平持续优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地方特色食品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培育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2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地方特色食品产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业化典型案例。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来源:哈尔滨探城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