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创建一个小型工作室,有2-3名成员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8 16:04 2

摘要:赚钱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创建一个小型工作室,有2-3名成员,但在线上,我们可以与成千上万人建立业务联系。所以,作为老板,你应该思考如何让2-3人团队年收入达到百万甚至千万!即使一个人再出色,力量依然有限,你仍然在卖出自己的体力。因此,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不要限制自

赚钱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创建一个小型工作室,有2-3名成员,但在线上,我们可以与成千上万人建立业务联系。所以,作为老板,你应该思考如何让2-3人团队年收入达到百万甚至千万!即使一个人再出色,力量依然有限,你仍然在卖出自己的体力。因此,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不要限制自己。

深圳有个2人工作室,去年赚了400万。没租办公室,就在居民楼里办公;没招员工,全靠线上连接资源。他们做的是“企业短视频代运营”,核心玩法就一个:自己只做“大脑”,把“手脚”的事全外包。

两人分工极清:一个专做“策略”,研究客户行业的爆款逻辑(比如餐饮客户要拍“后厨干净度”,教育客户要拍“家长反馈”);一个专做“连接”,对接5个剪辑团队、3个配音工作室、10个本地拍摄手,按单分配任务。客户付1万服务费,他们抽30%,剩下的分给外包团队,自己不用碰相机、不用剪视频,一年接了200多单。

这就是小型团队的爆发力:不把自己困在“做事”里,而是做“连接的枢纽”。1个人的精力有限,但2-3人如果能撬动100个人的资源,力量就翻了50倍。

传统思维总觉得“人多才能做大”,其实是把“规模”和“利润”搞混了。10人团队每月开支10万,要做30万业绩才能保本;2人团队每月开支1万,做10万业绩就净赚8万。真正赚钱的团队,拼的不是人数,是“人均效能”——每个人能撬动多少资源,创造多少利润。

2-3人团队想赚大钱,要抓住三个“反常识”的关键点。

第一,别做“全链条”,只做“不可替代的一环”。

有人开工作室,总想着“从获客到交付全自己干”,结果2个人忙成5个人,还做不精。那个短视频工作室,从不自己拍视频——拍餐饮的找本地美食摄影师,拍工厂的找工业风拍摄手,他们只负责给客户出“拍什么能火”的方案,以及验收成片。这一环是最值钱的:客户缺的不是“有人拍”,是“知道拍什么能有效果”。

普通人容易陷入“什么都想抓”的误区,其实小型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把一个环节做到极致”。比如做电商的,只做“选品+供应链”,发货找云仓,客服用外包;做知识付费的,只做“课程设计”,录制找兼职讲师,销售靠分销——把能外包的全外包,自己守着最赚钱的环节。

第二,用“系统”替代“管理”,让流程自己跑。

3人团队最怕“互相等”:A等B的方案,B等C的反馈,一天啥也没干成。高手会提前搭“自动化流程”:客户来了先填问卷(行业、预算、需求),系统自动分配给对应负责人;方案通过后,自动触发外包对接表(要剪辑什么风格、交稿时间);收款后,系统自动算出外包费用和利润——不用开会协调,流程自己推着事往前走。

有个做跨境电商的3人团队,用Excel做了个“选品仪表盘”:输入产品重量、供货价、平台佣金,自动算出利润率和爆款概率;再联动1688的API接口,实时同步货源库存。他们每天花2小时看数据,剩下的时间对接货代和卖家,一年卖了3000万货,人均利润100万。

系统不是高大上的软件,是“把重复的事写下来,让每个人知道下一步该干啥”。2-3人团队的效率,就藏在这些“不用商量就能执行”的细节里。

第三,线上连接要“精准”,别贪多。

小型团队的资源有限,线上连接1000个泛泛之交,不如连接100个“能直接合作”的人。那个短视频工作室,剪辑团队只固定5个——知道谁擅长剪口播,谁擅长拍剧情,谁能接急单,合作久了不用磨合,出错率极低。他们的客户也只盯“50人以下的小企业”,这些客户预算不高但需求明确,不用陪酒不用公关,签单效率比接大公司高3倍。

有人觉得“线上人越多越好”,其实无效连接是拖累。2-3人团队要像“狙击手”,只瞄准“能给你带来利润”的资源:需要剪辑找剪辑群,需要客户找行业社群,需要供应链找垂直平台,每个连接都带着“能交换什么”的目的,而不是盲目加好友。

想让2-3人团队年收入破百万,从这三步落地:

先定“最小业务闭环”。比如做美妆代发,先跑通“选品-上架-出单-发货”全流程,哪怕一天只出3单,也要把每个环节的成本、时效、风险记下来。这个闭环能赚钱,再想扩大。

再搭“资源清单”。列出“自己必须干的事”和“能让别人干的事”。比如自己必须干“选品和对接客户”,打包发货、客服售后可以找外包。每多外包一件事,就多一分精力抓核心。

最后练“定价勇气”。别觉得人少就该低价,你的价值在“效率和精准度”。那个2人短视频团队,报价比大公司低20%,但交付速度快50%,小企业宁愿选他们——客户要的是“花小钱办好事”,不是“公司大不大”。

有人担心“人少抗风险”,其实小型团队抗风险能力更强。大团队最怕“业务停3个月”,房租工资压垮人;2-3人团队停3个月,损失无非是房租和生活费,随时能重启。去年有个做外贸的3人团队,平台政策变了,他们立马停掉旧业务,用手里的客户资源转做内销,3个月就稳住了利润。

真正限制收入的,从来不是人数,是“想象力的边界”:总觉得“没办公室不像公司”,总觉得“人少接不了大单”,总觉得“必须自己干才放心”。其实在今天,办公室可以是共享空间,员工可以是外包团队,信任可以靠线上流程建立,2-3人的能量,早就被互联网放大了无数倍。

记住,赚钱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不是“人数堆砌”。2-3人如果能精准抓住“别人需要但没人做好”的价值,用线上资源把这个价值放大100倍,年收入破百万,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

来源:人人洞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