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升级 专家团队开“良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16:24 2

摘要:近日,在忠县农业农村委指导下,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多领域专家团队,针对三峡库区优质柑橘种植、加工及销售主体开展系统性孵化与常态化指导,为当地柑橘产业按下“升级键”,推动产区从单一种植向产业链增值、品牌化发展转型,为区域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黄乔

近日,在忠县农业农村委指导下,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多领域专家团队,针对三峡库区优质柑橘种植、加工及销售主体开展系统性孵化与常态化指导,为当地柑橘产业按下“升级键”,推动产区从单一种植向产业链增值、品牌化发展转型,为区域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农文旅融合:橘园变“课堂”,传统农业焕新颜

“不能只让游客来摘橘子,要让橘园成为有看头、有玩头、有学头的好去处。”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乡村振兴与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海,针对库区依托橘园发展采摘、休闲的经营主体,给出了“业态升级”解决方案。

活动中,他结合橘园主体基础、园区现状与地理特点,引导其将传统橘园升级打造为集采摘体验、特色餐饮、研学交流、短途度假及主题民宿于一体的“三峡柑橘主题”农文旅融合新业态。

通过整合文旅、教育功能,橘园资源巧妙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场景,成为孩子们田间地头的“行走课堂”,着力构建融合农业科普、劳动教育、文化传承的特色研学基地,实现“农业+旅游+教育”复合型产业生态的跃升,让传统农业焕发全新生机。

品牌化赋能:破解“低端锁”,小柑橘闯出大市场

“没有品牌,再好的柑橘也卖不上价、走不远。”面对三峡库区柑橘深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品牌建设短板,专家团队提出以“文化+品质”为核心的品牌创新路径。

“缺乏品牌支撑的产业难以摆脱‘低端锁定’困境。”黄海建议,企业应深度挖掘产业蕴含的历史、民俗、地理等文化基因,将其巧妙融入品牌命名、包装设计及传播内容,打造能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的品牌故事。

同时,必须通过严格的标准化生产和统一的质量管控,解决产品品质稳定性问题,筑牢市场信任基石。双管齐下——既以稳定品质赢得信任,又以文化内涵提升情感价值与溢价空间,方能有效推动三峡柑橘由初级鲜果销售向高附加值加工产品延伸,增强市场竞争力。

电商拓销路:手把手教学,助农打通“增收链”

“知道要做电商,但直播怎么播、店铺怎么运营,心里没底。”针对前期培育的经营主体在电商实操中遇到的难题,专家团队专门邀请抖音电商实战导师,开展“一对一上门指导”,把电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

抖音电商实战导师正在为经营主体做电商辅导。

导师们针对各主体线上运营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比如,从优化直播话术、设计产品展示场景,到传授店铺流量运营技巧、搭建新媒体传播矩阵,手把手教学、面对面答疑。

“以前直播就只会说‘橘子甜’,现在知道要讲橘子的生长环境、营养价值,观看人数翻了好几倍!”一位橘园经营者兴奋地说。

“破解三峡柑橘产业发展瓶颈,要从经营模式、品牌建设、产业营销三个维度精准发力。”专家团队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深化帮扶,推动三峡库区柑橘产业从传统种植模式向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转型,让小小柑橘成为库区群众的“致富果”,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能。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