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晋台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台商台青走晋来”文艺演出温情启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14:49 2

摘要:此次活动匠心独具地设置AB双舞台,以灵动的空间设计构建起与台湾友人深度互动的桥梁,让台上台下的情感联结更显紧密。会场两侧,浮山剪纸的纤巧纹样、太平绣球的明艳色彩、襄汾子羽葫芦的雅致造型、平阳木版年画的古朴韵味次第铺展,非遗展位宛如打开的文化卷轴,为来晋台湾友人

8月27日19时,市图书馆祥云湖畔的广场上,晚风轻拂,灯光渐亮,一场别开生面的特色文艺演出——“台商台青走晋来”活动在此展开。

此次活动匠心独具地设置AB双舞台,以灵动的空间设计构建起与台湾友人深度互动的桥梁,让台上台下的情感联结更显紧密。会场两侧,浮山剪纸的纤巧纹样、太平绣球的明艳色彩、襄汾子羽葫芦的雅致造型、平阳木版年画的古朴韵味次第铺展,非遗展位宛如打开的文化卷轴,为来晋台湾友人搭建起地方特色非遗与本土文化的互动平台。不少台湾友人驻足展台前细细观赏,指尖拂过非遗物件的纹理。更有不少人精心选购,将这份带着山西温度的文化记忆留作纪念。

会场两侧还专门设立餐饮台,供在场人员自行拿取食品与甜点,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临汾的热情。

19时30分,节目表演正式开始。翼城浑身板团队带来的非遗舞蹈《绽放》,将翼城花鼓与浑身板相融合,并融入现代舞元素。演员们身着鲜亮的演出服,舞动时衣袂翻飞如鲜花绽放;身带花鼓的演员在观众席中央的小舞台上挥击鼓槌,鼓槌挥击间,鼓声与舞姿交织,尽显山西大地的浓郁风情与鲜活生命力。随后,蒲剧表演《戏曲绝活》将这一国家非遗项目的精髓浓缩呈现——演员身着精美戏服,在闪光灯下演绎着翎子功、帽翅功等绝技,百年蒲剧的艺术精华在方寸舞台间流转,令人目不暇接。《金曲串烧》则以《水手》、《朋友》等经典台湾金曲为媒,熟悉的旋律响起时,两岸同胞共同的青春记忆被轻轻唤醒,掌声与哼唱声交融成温暖的共鸣。山西省华晋歌舞团带来的武术创意节目《拳掌形意间》,以激情澎湃的街舞融合传统武术,展现出“龙的传人”的热血与骄傲。

“节目动作是老师原创的,我们练得格外用心,就想让台湾友人感受到山西的热情,也非常欢迎他们常来交流。”小演员闫鑫林表演后笑意盈盈地说;演员吉祥钰也感慨:“今晚的文艺演出特别有意义,表演中还融入了武术等元素,我们在排练中学会了融合与创新,更懂了文化交流的意义。”

节目间隙的问答环节里,观众踊跃抢答,有些还现场演唱了《回家》等歌曲,温情歌声漫过广场时,晋台人民也融成了一片。主办方为演唱者送上“太平绣球”,绣球上的彩线仿佛将这份情谊紧紧系牢。器乐演奏环节,一首《你要跳舞吗》以活力乐曲搭配欢快语调,瞬间点燃全场——台上台下跟着节奏舞动,荧光棒的彩灯在夜里留下舞动的轨迹,笑声与欢呼声交织,两岸青年的蓬勃风貌在此刻尽情舒展,“两岸一家亲”的旋律愈发嘹亮。《台湾女团歌舞表演》中,身着百褶裙的女演员们舞姿灵动,将青春之美淋漓展现。终场时,《阿里山的姑娘》、《我在临汾爱着你》等三首歌曲接连响起,旋律里藏着两岸人民对家乡的眷恋、对祖国的热爱,更有对团圆的深切向往。“两岸人民一家亲,来了临汾咱是回家!”这句心声,随着歌声印在每个人心底。

今晚太值了!《戏曲绝活》里的蒲剧让我懂了山西文化的厚重,晋祠的‘鸟尊’更是看得我挪不开眼。”台湾青年观众蔡乔安难掩兴奋,她细数着当日的见闻:“去了晋祠博物馆,了解了丁村文化起源,看了‘叔虞方鼎’等青铜器;还知道了山西有短视频、新能源这些产业,古与今都这么有魅力。明天要去壶口看黄河,终于能亲眼见母亲河啦!”

夜色渐深,祥云湖畔的欢声笑语却未随演出落幕而消散。这场“台商台青走晋来”文艺演出,像一座温暖的桥,一头连着山西的古雅底蕴,一头系着台湾的青春活力,让晋台两地的文化在交融中绽放光彩。当非遗的纹样印在台湾友人的纪念袋上,当共唱的歌谣萦绕在广场夜空里,“两岸一家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作了指尖的温度、眼底的笑意,成了此刻最真切的模样。而这样的相聚与共鸣,也定会化作绵长的纽带,促进晋台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台商台青走晋来”活动是我省重要的对台综合性交流平台,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5年,旨在进一步推进临台深度交流,促进临台各领域融合发展。

在临期间,台商台青嘉宾还分组在我市就文旅产业、特优农业、新兴产业等进行了交流考察。

来源:安全山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