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花高速有新进展!预计2026年通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9 15:09 3

摘要:日前,清花高速建设迎来新进展。清花高速北江特大桥进行了首次亮灯,四座“钻石”形主塔搭配“凤凰尾翼”塔冠矗立在北江之上。作为清远未来的新地标,该桥主梁施工已完成超五成,标志着清花高速建设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日前,清花高速建设迎来新进展。清花高速北江特大桥进行了首次亮灯,四座“钻石”形主塔搭配“凤凰尾翼”塔冠矗立在北江之上。作为清远未来的新地标,该桥主梁施工已完成超五成,标志着清花高速建设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北江特大桥主桥全长1440米,为主跨360米的双索面混凝土四塔斜拉桥,造型独特,线形优美,建成后将成为清远市地标性建筑。然而,惊艳“佳作”的背后少不了技术“通关”,北江特大桥主桥结构复杂且施工难度大,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四塔双索面双向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其中3号索塔高约142米,混凝土总量约1.4万方,塔身曲线层叠,呈现出凤凰翎羽的形态

清花高速北江特大桥工地。通讯员 周顺 供图

目前,北江特大桥已完成主塔施工,正全力冲刺斜拉桥主梁施工,已经完成102节主梁,超过五成。项目正保质保量稳步推进,预计2026年上半年合龙。

清花高速全线路基桥涵完成超90%,各工程均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确保该项目于2026年建成通车。

清花高速北江特大桥亮灯。清远广播电视台记者 李柏权 摄

在清花高速的建设中,智慧梁场发挥了“智能引擎”的作用。项目在4座智慧梁场建设中,吸纳前沿技术成果,开展了大量科研攻关工作,运用 BIM模型、AI及数字孪生技术等前沿成果,建设集成式智慧管理中心,实现工序智能识别、智能排产、智能存梁等功能,达成智慧梁场“云管理”。同时,项目推广应用“双仓智能箱”,使单条生产线日产能可达1.5片梁。

清花高速项目10标采用微柏软件《智慧梁场生产管控系统》,赋能预制梁场管理提质增效。

以提升梁场管理效能为核心诉求,围绕 “人、机、料、法、环、测” 六大关键要素,借助物联网技术、BIM 可视化呈现、智能 AI 识别、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手段,构建起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环形生产流水线。该系统实现了对梁片生产全过程的智慧化管控,全面增强施工过程管控能力与生产统筹管理水平,助力梁片生产朝着标准化、规范化、工厂化的目标稳步迈进。

•全链路生产闭环管理

打通梁片生产从计划编排、任务排产、生产、监测检验、验收、架梁等多个阶段,实现全过程管理。根据生产进度数据与架梁情况,指导编排与调整生产任务。

•物联数据全过程覆盖

集成智能生产设备与物联网应用,从钢筋加工绑扎、混凝土浇筑、智能养生及智能张拉压浆工序全过程数据自动化采集与流转,数据全过程不落地。

•自动化工序流转

结合AI视频识别,可以在不需要人工录入数据的情况下,对梁片进行全过程的工序流转管控,自动记录工序时间,并可结合现场设备进行自动浇筑、养生等流程。

•智能存梁找梁

算法将结合架梁计划与存梁台座的优先级,在工人架梁时自动推荐最适合存梁的存梁台座位置,从而减少现场提梁的二次移梁情况。

•基于二维码实现生产过程回溯

生成唯一的二维码标签,实现在梁片整个生产过程中唯一标识和追踪,提供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支持。

•基于BIM实现梁场生产孪生动态展示

依据预制梁的类型、工区位置以及工序进度,借助三维BIM模型,实时呈现梁场的生产状态,直观地查看预制梁的制作情况与存放位置。

此外,微柏软件更依托于《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和《交通建设项目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为清花高速项目配套业档一体化解决方案,从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的角度,进一步提升项目智慧化管理水平。

系统建立起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统一各类施检用表、规范质量用表,解决项目全过程生产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保证电子档案管理与项目建设同步收集、同步整理、同步归档,减轻管理人员线下资料填报、收集、归类的压力,大大缩短档案整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清花高速是2025年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起于清远市清新区太和镇,与汕湛高速公路相接,终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与西二环高速公路相接,途经广州、清远两市七镇一街,全长54公里。该项目的建设是落实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关键举措,对于加强佛山与清远的联系、构建“广佛肇+清远、云浮、韶关”大都市区、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项目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公路网络,提升广清城市交通互联互通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文章来源于:清远发布、新清远、清远广播电视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来源:微柏软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