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求变的蒙牛,正重塑增长逻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15:07 2

摘要:8月27日,蒙牛乳业(2319.HK)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公告。今年上半年,蒙牛乳业实现收入415.7亿元,经营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13.4%,毛利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41.7%。

在乳制品行业深度调整期,蒙牛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8月27日,蒙牛乳业(2319.HK)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公告。今年上半年,蒙牛乳业实现收入415.7亿元,经营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13.4%,毛利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41.7%。

更值得关注的是,精益化管理的推进带来了显著成效——上半年其经营现金流实现同比增长46.2%,经营利润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

这份成绩单,展现了乳业巨头穿越周期的实力和底气。

在消费增长乏力、奶价倒挂与产能过剩的三重压力下,蒙牛通过产品创新、渠道升级和精益管理三大引擎创新求变,在逆境中重构增长逻辑。

向创新要发展

站在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蒙牛选择用创新开路。

今年上半年,蒙牛在产品端动作频频,仅上半年就推出上百款新品,其中蒙牛常温事业部推出72款新品,鲜奶板块上市了15支新品,冰品上市了20余支创新产品,覆盖从常温奶到低温酸奶、从鲜奶到冰淇淋,从功能牛奶到婴儿配方奶粉的全品类矩阵。

这些新品不只是简单的SKU扩容,而是瞄准了消费者的细分痛点。

例如高端鲜奶“每日鲜语”融入自研HMO打造儿童呵护营养奶,尤其针对乳糖不耐受群体推出了零乳糖双蛋白产品;“冠益乳”小蓝瓶拿下全国唯一的“健字号”资质;“优益C”把益生菌和柠檬茶拼在一起,既解渴又有功能;婴配粉“瑞哺恩”用母源MLCT技术把DHA含量拉高48%,吸收率直接翻倍,助力婴幼儿营养升级。

为让消费者“喝好奶”,老品牌同样在焕新。20岁的“特仑苏”在高端化赛道不断迭代,不仅推出A2β-酪蛋白等新品,还以“种养加、草牧奶”产业链思维焕新打造“沙金套海沙漠·有机纯牛奶”,以沙漠腹地更为稀缺的优质资源培育出高端有机奶。

同时,为了推动消费者从“喝奶”向“吃奶”升级,蒙牛旗下“妙可蓝多”还推出奶酪小三角、云朵芝士等新品以及多款功能奶酪产品,并打造涂抹奶油奶酪满足消费者面包、贝果等搭配需求。

今年上半年,蒙牛的产品创新都是围绕着让消费者“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的策略展开。蒙牛正通过产品创新构建功能化、营养化、差异化三维价值锚点,在跨品类竞争中重夺消费者心智。

与此同时,蒙牛也在情绪价值上不断加码。今年上半年,蒙牛联动多个热门IP,从《猫和老鼠》《甄嬛传》到《长安的荔枝》,再到春节档现象级爆款《哪吒2》,几乎覆盖了不同年龄圈层的文化共鸣点。

▲蒙牛与《哪吒2》的联名合作

破圈效应最强的当数春节期间与《哪吒2·魔童闹海》的全面合作。蒙牛旗下产品,纯牛奶、真果粒、纯甄、圣牧有机奶、未来星、瑞哺恩等,都换上了哪吒限定“皮肤”。

仅春节期间,蒙牛与《哪吒2》的联名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5%,电影上映后短短10天内,联名款在单一线上消费渠道上的销量就超过了1200万,流量销量双丰收。

通过一系列产品创新动作,蒙牛已经打开了新的增长局面。

在8月28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蒙牛集团总裁高飞介绍,蒙牛在品类多元化和品类结构的优化已经初见成效,其中在线上和冰淇淋、奶酪、婴幼儿奶粉等细分板块当中都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鲜奶业务方面,蒙牛上半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大幅领跑于行业。

拥抱多元化渠道布局

在乳品行业风云变幻的当下,渠道重构的齿轮也在加速转动。

传统四级分销体系显得冗长而迟缓,“品牌商-省级经销商-市级批发商-终端门店”的模式正被“品牌商-小型批发商-终端门店”的短链模式取代。当传统商超渠道增长乏力,蒙牛正在加快渠道升级。

一方面,蒙牛在精进、优化传统和现代渠道策略,打造“线上网销商、线下经销商”的销售模式。如今,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已成为乳业营销的必然趋势。乳企通过会员一体化、促销一体化等方式,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可实现优势互补。

奶粉板块就是一个鲜活的样本。蒙牛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塑造全新的购物场景,实现渠道突破,其成人粉线上电商市场份额跃居第一,婴配粉线上引流助力线下门店拉新,儿童粉打通“传统线下+电商+私域”全域渠道,市场份额稳居儿童成长赛道第一

另一方面,蒙牛正深耕新兴渠道,积极深化仓储会员超市和零食量贩、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的合作。当下,线上渠道成为乳业增长新引擎,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兴渠道发展迅猛。

蒙牛正加快适应各个渠道定制品的开发,多款渠道定制化和专供品已经陆续在京东、天猫、拼多多、胖东来、盒马鲜生、山姆等平台上市。

▲蒙牛与山姆的定制产品

在B端,蒙牛也加快了渠道合作的步伐。截至目前,蒙牛已与咖啡、茶饮、烘焙等头部品牌达成战略合作,提供乳品专业化解决方案。星巴克、霸王茶姬、蜜雪冰城、百盛中国等消费巨头都在蒙牛的B端客户名单中。

高飞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B端场景丰富,蒙牛已成立了一个叫“奶立方”的事业部,专门做B端。

蒙牛表示,未来,随着持续推进精深加工布局,还将不断丰富高附加值的乳脂、奶酪、乳铁蛋白、乳清蛋白等B端产品矩阵,进一步驱动收入增长。

更深层的渠道变化来自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介入。蒙牛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全面应用,推动实现提效、降本、精准三大目标。例如,蒙牛通过上线经销商管理智能系统,让所有费用在售点的落地执行全部实现线上系统化、精细化管控。

蒙牛通过RTM模式重构,实现传统和新兴渠道升级、线上与线下场景的无缝衔接,正加速构建“全域渠道生态”。

全域渠道作为一种创新的营销策略,涵盖线上、线下及融合渠道,通过全方位的布局,为乳品企业提供了提升消费者触达效率、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有力手段。

这不只是一次渠道升级,更是一次企业与消费者关系的重塑。

管理层焕新带来新动能

产品创新和渠道重构的同时,蒙牛的管理层也在焕新。

2025年中报出炉的同时,蒙牛还发布了一则关于CFO变更的公告。公告称,张平先生因届退休年龄,将不再担任副总裁及首席财务官,沈新文先生已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副总裁及首席财务官。

公开资料显示,沈新文拥有中粮集团丰富履历,曾在中粮可口可乐、中粮科工等企业担任要职,具备20余年快消领域财务及管理经验。

新老CFO的交接,意味着蒙牛完成了核心管理团队的全面焕新:新董事长庆立军,新总裁高飞,以及新CFO沈新文。

▲蒙牛领导班子在业绩发布会上亮相

从履历来看,这三位管理者的背景各不相同,在经验上形成互补。庆立军曾负责中粮可口可乐战略工作,高飞深耕乳业20余年,沈新文则在快消领域经验丰富,三人管理经验互补。这种组合,让蒙牛的新领导层既有战略视野,也有产业经验,还有财务和执行的落地能力。

这也标志着,蒙牛管理层已经进入更具创新精神的“青壮派”时代。随着新班子逐步磨合,创新活力与管理效率将持续释放,牵引着蒙牛,在精益化管理叠加全面创新之路上越走越顺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在行业深度调整期,高质量发展显然已经成为企业的必选题,蒙牛对此判断清晰。高飞在2024年提出“一体两翼”战略,聚焦液态奶等核心业务,同时发展营养大健康与海外市场。这或许是兼顾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空间的最优解。

目前,该战略已初见成效,在“一体两翼”框架下,蒙牛把常温、低温、鲜奶等核心产品做厚做深。蒙牛在半年报中表示,其低温业务已实现连续21年市场份额第一,鲜奶业务更是在上半年取得双位数增长,大幅跑赢行业,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今年上半年,蒙牛液态奶业务整体收入达到322亿元,占总收入的77.4%,核心基本盘稳健。

在“两翼”战略的推进上,蒙牛动作连贯、节奏明快,形成了一套高效的组合拳。

营养健康平台方面,蒙牛坚定不移地向价值链高端跃迁。高飞借鉴内蒙古煤炭行业“吃干榨净”的转型经验,提出对原奶进行精深加工的发展思路,解决原料“卡脖子”问题。

目前已初见成效,蒙牛旗下专业运动营养品牌迈胜销售增长超三倍,构建了液体蛋白、有氧运动、蛋白棒三大品线;自主研发的母乳低聚糖(HMO)技术开始反哺传统业务,为婴配粉等产品注入技术壁垒。

海外市场方面,蒙牛重点深耕东南亚市场,旗下艾雪冰淇淋在印尼市占率第一,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菲律宾工厂达产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海外整体收入达23.52亿元,占总营收的5.3%。

通过“低价策略+免费冰柜投放”的本地化打法,蒙牛在东南亚年轻消费群体中建立了规模化盈利模式,为国际化战略夯实了基础。

未来,蒙牛将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持续推进“一体两翼”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无冕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