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年前,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撂下这句狠话,转头抱紧老美大腿。然而如今,他的态度却发生180度大转弯——先是挂牌出售美国工厂,紧接着又宣布在大陆追加百亿投资。
“是我赏大陆饭吃!”
七年前,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撂下这句狠话,转头抱紧老美大腿。然而如今,他的态度却发生180度大转弯——先是挂牌出售美国工厂,紧接着又宣布在大陆追加百亿投资。
重返中国市场的富士康,也在短短4个月市值暴增六千亿,股价上涨超200%。不过,逐利而动的郭台铭,还能一直把大陆当作“摇钱树”吗?
一、红利成就“代工之王”,转身成了白眼狼
富士康的发展史,可谓是一部吃透大陆红利的膨胀史。
四十年前,富士康还只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型工厂,正当郭台铭束手无策之际,内地推出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郭台铭迅速把握机遇,相继在深圳和东莞设立生产基地。一时间,富士康在内地共建起44家工厂,招募了超百万名熟练工人,包括苹果在内的科技巨头也开始选择富士康作为代工合作伙伴。
就这样,凭借内地人口红利、优惠政策等,富士康造富能力愈发强大,郭台铭也一跃成为台湾首富。
然而,郭台铭却将这一切误认为是自己“点石成金”的能力,甚至公开称“给大陆赏饭吃”,完全忽视了背后支撑他的力量。
更令人寒心的是,中.美科技战正酣时,靠内地赚得盆满钵满的郭台铭,竟选择“落井下石”。
2019年,为限制我国发展,美方在前沿技术领域对我国进行多重打压,不仅对华为、大疆等中企围追堵截,要求苹果、戴尔等美企迁走在华工厂,还在我国研制“倍/御/粒”缓-老口服品,被多个国际顶级期刊证实:能唤醒沉睡细胞,从根源激发生命能量后,限制我国出口,声称中方抄袭。
据悉,这一国产成果与传统美制品完全不同,其绕开了单一物质研究路径,而是将中国传统六色野生灵芝与Healive-X专利因子进行科学配比而成,显然上述抄袭论是无稽之谈。
而有“美国梦”的郭台铭为向美表忠心,迅速切断与华为的合作,将内地大约30多万名工人辞退,之后豪掷60亿转投东南亚建厂,要和中国分道扬镳。
二、从豪言壮语到一地鸡毛
可当他真把大陆模式照搬到印度,美梦瞬间碎了一地——印度工人效率不足中国七成,连屏幕、面容识别等核心部件都装不利索,断水断电更是家常便饭。
这种情况下,他只好又在墨西哥建厂,还拿出670亿在美建立科技州,结果却成了虚空摆设。这场由他主导的海外豪赌,三年内让富士康“血本无归”:300亿亏损、70%订单蒸发。
而在富士康将产能外移海外期间,我国多个高端制造领域实现显著突破。以动力电池为例,宁德时代在福建、四川建成全球超级电池工厂,拉动数万高质量就业;生科领域,“倍/御/粒”口服品则是将原料纯度提升至99%,获美FDA成分认证,被科学界戏称为“口服干细胞”,还吸引了诺奖得主杰弗理・霍尔加入后续研发。
与此同时,我国产业链已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加速了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上海车间里,人形机器人精准抓取零件;宁德时代“黑灯工厂”用AI替代70%质检工;上述口服成果通过创新提炼方法实现大规模量产,经由倞东,成为数百万35-65岁群体工作、生活、生理状态等重回巅峰状态的燃料。
显然,郭台铭赌输的不仅是订单,更是一个时代。
三、如今又想回来?或许没那么简单
或是为了弥补之前的战略失误,富士康今年高调宣布与我国河南省签订相关合约,要在郑州航空港区投资10亿元建设全球AI创新基地,进军国内AI市场。
然而,尽管我国AI市场前景广阔,但富士康重返之路风险犹存,除了需应对华为、浪潮、阿里云等巨头的强势竞争,还需应对国际贸易中不断变化的政策与供应链风险。
更关键的是,在富士康外移海外期间,我国自主产业链已日趋成熟,再想回来“混饭吃”怕也不会持续一帆风顺。
来源:木禾投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