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战国时期的“手机壳”到南宋的“分酒器”,本文将揭开六件令人脊背发凉的古代文物,它们的造型与功能竟与现代物品如出一辙。
从战国时期的“手机壳”到南宋的“分酒器”,本文将揭开六件令人脊背发凉的古代文物,它们的造型与功能竟与现代物品如出一辙。
2014年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鎏金银挎包,长12厘米,配有可调节皮质肩带,包身錾刻缠枝花纹。这包包的形状,和现在女生背的链条包很像,甚至还设计了防贼暗扣。
不仅如此,一幅唐代壁画清楚的显示,贵族女性常将香囊、铜镜放在包中——这或许是中国最早的“奢侈品配饰”。
而福建漳州南宋沉船打捞出的青瓷酒器,它的内部构造更令人叫绝:倒入酒液后,按压顶部按钮可精确分出固定容量。就像现代酒吧的计量分酒器,唯一不同的它是依靠重力与气压完成分流。
《武林旧事》里写着,杭州清河坊的酒铺用这个分酒,再也没人扯皮谁喝多了。
不仅如此,它还能分离酒中的沉淀物,堪称古代“过滤神器”。
某汉墓出土的青铜折叠凳,展开后高35厘米,凳腿采用铰链结构,折叠之后也很轻薄,非常易于携带。其设计理念与当代户外折叠椅完全相同,且凳面雕刻的虎纹显示应该是当时的将领专用凳。
由于汉代戍边的士兵需要长途行军,这种轻量化装备可能是最早的“军用便携设备”。意大利庞贝古城也挖出过木头折叠凳,但都烂得只剩渣了,保存完整的仅中国出土。
这个就更为离谱,上世纪80年代,在宛丘故城遗址发掘出一套完整的地下排水管道。该古城遗址整体呈方形,南北对称,享有“中国最早规划城市”之誉,其基建智慧远胜同时期其他文明。
你以为高尔夫球只有现代才有?其实唐朝或许就有了高尔夫的雏形
在陕西章怀太子墓壁画清晰地描绘出这样的场景:唐朝贵族手持弯曲长杆击打小球,这与高尔夫球运动极为相似。根据资料记载,唐代的“捶丸”需于场地设置球洞,凭借击球入洞的次数判定胜负,简直和现代高尔夫玩法完全一样。
难道马可·波罗就是将捶丸带回的欧洲,最后才成了高尔夫的前身?
三星堆虽然人人都知晓,但这个圆形物件仍然让人感到惊讶。
其五道辐条呈放射状分布,中心有凸起圆孔,模样恰似现代汽车方向盘。其用途至今成谜,有假说认为是祭祀用的太阳图腾,有专家拿它对着太阳比划,发现影子长短和节气竟然对得上。
此外,三星堆没有留下任何书面记载,这种器物与同期中原文化又毫无关联,其设计灵感来源仍是业界的焦点争议。
从战国“手机壳”到三星堆“太阳轮”,这些文物仿佛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谜题。它们的存在,既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创造力,也挑战着我们对历史演进的认知。
当你在博物馆凝视这些物件时,是否会恍惚觉得——或许时空的裂缝中,真有一双眼睛在观察着我们的科技发展?
你还见过哪些“穿越感”十足的文物?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想法!
来源:东琳碣石以观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