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经常晚上刷牙,患高血压、脑梗的风险或要比其他人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13:56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864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王阿姨今年65岁,身体一直不错,就是血压有点偏高。她平时特别注意饮食和锻炼,但最近一次体检,医生却告诉她血压比去年还高了些。她一脸疑惑:“我盐吃得也少,饭后还去跳广场舞,怎么还升高了?”

医生问她一个问题:“晚上刷牙吗?”她一愣:“有时候太累就忘了,早上刷就行吧?”医生摇头:“这事儿可大了去了。”

你没听错,不刷牙,尤其是晚上不刷牙,可能不仅让你口气重、牙结石多,还会悄悄提高你的血压,甚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很多人以为刷牙只是为了清洁口腔,预防蛀牙,但其实,口腔健康和心血管健康关系密切

2023年国内一项针对近20万名中老年人的队列研究发现:经常晚上刷牙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比不刷或者偶尔刷的人低20%左右,患缺血性脑卒中(即我们常说的脑梗)的风险也明显更低。

这并不是孤例。早在2019年,韩国首尔大学医院团队就在《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上发表研究,指出: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尤其是在晚上认真刷牙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更低

那么,刷牙和血压、脑梗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不刷牙,牙菌斑就会堆积。牙菌斑是细菌的“温床”,它们代谢的毒素会引发牙龈炎、牙周炎等慢性炎症

这些炎症不仅局限在口腔,还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引起系统性炎症反应,慢慢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诱发高血压、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

简单来说,牙周炎就是“慢性炎症”的一个窗口,而慢性炎症早已被证实是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据《中华高血压杂志》发布的相关综述,牙周炎患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比口腔健康者高出40%以上,而控制牙周炎,有助于降低血压。

白天吃喝不断,口腔里堆满了各种食物残渣和细菌,晚上如果不刷牙,这些“脏东西”就在你睡觉时“作妖”。夜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净能力下降,细菌更容易大量繁殖,形成牙菌斑,并引发炎症。

研究显示,晚上坚持刷牙的人,牙菌斑指数和牙周出血指数显著低于不刷牙者,发生牙龈炎牙周病的风险也更低。

而这些牙周问题,正是炎症的“火种”,一旦点燃,就可能蔓延到全身。所以,不刷牙不是小事,是“慢性自杀”

刷牙这件事,做对了才有效。以下几点,很多人都做错了:

1. 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
研究建议每次刷牙应控制在2-3分钟,尤其是晚上,不能匆匆了事。时间太短,牙菌斑根本刷不掉。

2. 选择软毛牙刷,避免用力过猛


用力刷牙不仅不能多清洁,还可能损伤牙龈,引发牙龈萎缩,反而增加细菌进入血液的机会。

3. 使用含氟牙膏,搭配牙线或牙间刷
光靠牙刷清洁有限,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更需要牙线来解决。每天一次牙线清洁,是牙周健康的关键一环。

4. 定期洗牙,排查牙周炎
成年人应每6个月到1年洁牙一次,及时发现和处理牙周问题,防止炎症“下沉”。

除了高血压和脑梗,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口腔健康和全身疾病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中更紧密

糖尿病:牙周炎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使血糖更难控制;

老年痴呆:牙周致病菌可通过血脑屏障,诱发神经炎症;

心肌梗死:部分动脉斑块中,能检测出牙周致病菌的DNA。

这不是“吓唬人”,是实实在在的临床证据。

所以说,牙刷不只是清洁工具,也是你全身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身体好,刷不刷牙无所谓。但你要知道,牙周病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等你发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时,已经是“晚期”。

而慢性炎症的积累,是从年轻时就开始的。高血压、脑梗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长期生活方式失控的结果别等生病了,才想起刷牙的重要性。

刷牙看似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它关系的,可能是你全身的健康。如果你每天早晚都认真刷牙,尤其是坚持晚上刷牙,你就是在为自己的血管“去火”、为大脑“减负”、为心脏“减压”。别再把刷牙当成“例行公事”,它可能是你对抗高血压、预防脑梗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Improved oral hygiene reduces risk of heart disease.”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2019.
[2] 中华高血压杂志. 《牙周炎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2022年第30卷第6期.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艾中医健康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