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向乌克兰学习,无人艇满载炸药偷袭,炸沉乌军3500吨军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9 13:42 1

摘要:8月28日凌晨,黑海北部的多瑙河口一片平静,没人想到,一场突袭已经悄悄展开。俄军一艘高速无人艇,满载炸药直冲乌军“辛菲罗波尔”号侦察舰,最后在舰体附近引爆,直接把这艘3500吨级的大船给掀翻了。

文|冬眠

编辑|冬眠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8月28日凌晨,黑海北部的多瑙河口一片平静,没人想到,一场突袭已经悄悄展开。俄军一艘高速无人艇,满载炸药直冲乌军“辛菲罗波尔”号侦察舰,最后在舰体附近引爆,直接把这艘3500吨级的大船给掀翻了。

这几年乌克兰用无人艇攻击俄军舰艇,已经不是新鲜事。比如2022年击沉“莫斯科”号巡洋舰,全球都看在眼里。

而现在,俄军不仅学会了,还玩得更溜,战术更成熟,配合更默契,视频拍得也更震撼,还顺手在社交媒体上搞了个“战场直播”。

这次袭击背后其实是俄军战术转型的结果。过去几年,乌军靠着无人艇、小快灵的打法,在黑海上打了不少胜仗。

俄军一开始确实吃亏,但没白挨打,它开始研究这些战术,反复调整自己的打法。今年,俄军的无人系统越来越多,不管是空中无人机,还是海上无人艇,都开始成体系地运作。

这次的袭击就是个经典案例,无人艇贴水面冲过去,空中还有无人机拍摄、指引,打完上传视频,顺带打一波心理战。

打的不仅仅不是一艘船,打的是乌军的信心,打的是北约的脸面,打的是整个黑海的局势控制权。

再看时间线,前一天,俄军苏系战机在黑海西部拦截了一架美军P-8A“波塞冬”侦察机。它带着秘密雷达吊舱,就是专门来探测水面目标的。

也就是说,美军可能已经知道俄军在附近有动作,甚至可能正在寻找这艘无人艇。但问题来了:如果美军知道,它们为啥没告诉乌克兰?或者说,知道了也没办法阻止?

这就很尴尬了。北约的侦察能力一直被外界吹得很神,现在却被一个自杀式无人艇轻松绕开,这恐怕是整个情报系统的反应链出了问题。

而且这次被打的“辛菲罗波尔”号,是乌克兰2019年下水的新型侦察舰,主要负责监听和电子情报。按理说,这种船应该不会轻易上前线,更不应该在毫无防备的地方被炸翻。

乌方后来回应说,舰艇只是“侧翻”,没有沉没,只有1人死亡,几人失踪。但从现场视频和俄军放出来的画面看,这说法恐怕只是为了控制舆论。

毕竟这艘舰要是沉了,乌军最后一点海军存在感也没了。这里还有个被忽视的关键点,多瑙河河口这个地方,离罗马尼亚很近,北约就在隔壁。

乌军把舰艇部署在这,其实是想借北约的“边缘威慑”来保命,你总不至于跑到北约边上来动手吧?

结果俄军直接打了个擦边球,用无人艇出击,没派人、没派飞机,也没越境,打得你又疼又没法反击。这就是典型的“灰区战术”,不叫战争,但效果比战争还狠。

这波操作,直接打破了乌克兰对“安全区”的幻想,也给北约敲了个大警钟:你以为的后方,其实早就被敌人盯上了。

敲响北约警钟

想想也讽刺,乌克兰自己发明的战术,现在被俄罗斯拿来反过来打乌军,而且还是系统性升级,俄罗斯直接用工业体系加进化过的战术整合,把这招玩成了标配。

这就像是,你拿着小刀见缝插针,他直接造了辆无人坦克碾过来。更重要的是,这种打法还极具心理杀伤。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无人艇从哪冒出来,会不会突然在你船边炸开。比起传统导弹、战机,这种“看不见的敌人”更让人焦虑。

那北约怎么办?其实他们也很头疼。一方面,不能让乌克兰在黑海被彻底压制,毕竟这关乎整个东南欧的地缘安全;另一方面,又不想因为一艘船、一次袭击就和俄罗斯摊牌。

现在欧洲经济疲软,美国又是大选年,大家都想稳一点。但问题是,如果不做点什么,类似的袭击可能越来越多,毕竟无人艇成本低、效率高、打击精准。

北约现在要做的,是赶紧帮乌克兰搞反无人艇系统,比如高频雷达、电子干扰设备,甚至是部署拦截无人艇的快艇编队。再不升级防御,乌军剩下的几艘舰可能也保不住。

结语

再往大了看,这次袭击其实说明了一个趋势,战争已经彻底进入“无人时代”。

过去我们讲海权,都是航母、驱逐舰、潜艇这些“大块头”。现在,一个几万美元的无人艇,就能搞定一艘几千万美元的军舰。

未来的海战,可能是“反应速度、信息融合、战术灵活度”三者的集合。

俄罗斯这次打的,不只是乌克兰的船,也是在跟北约、跟整个西方说一件事,我已经不是那个只能靠老式武器撑场面的俄军了,我能打新战法,能玩新战术,你们准备好了吗?

参考信息:

视频公开!俄军无人艇撞击乌方一艘侦察舰致其爆炸沉没 乌军称舰艇遭袭- 2025-08-29 08:23-新京报

现场画面!俄军对乌克兰侦察船实施打击,高速无人艇直冲目标瞬间引爆- 2025-08-29 09:52-观察者网

来源:大佬日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