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1日至23日,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在“南京魔方”举行,全球田径健儿齐聚于此,上演着一场速度与激情的碰撞。而在聚光灯之外,838名“小青柠”用专业与热情,为赛事筑起坚实的后盾。从运动员接待到场地管理,从综合保障到暖心互动,他们用行动默默诠释着“奉
3月21日至23日,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在“南京魔方”举行,全球田径健儿齐聚于此,上演着一场速度与激情的碰撞。而在聚光灯之外,838名“小青柠”用专业与热情,为赛事筑起坚实的后盾。从运动员接待到场地管理,从综合保障到暖心互动,他们用行动默默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一份坚守 专业服务高效保障赛事运转
3月22日晚,男子60米栏比赛区域,志愿者李国尚正与队友们紧张地搬运器材。“每个跨栏重十几斤,我们要在两分钟内完成赛道上的摆放。”李国尚介绍,跨栏摆放位置需要十分精确,任何偏差都可能影响到运动员们的发挥。为了确保摆放的准确度,李国尚和队员们每天都会练习很多遍,还会通过视频回看以进一步纠正。值得一提的是,李国尚本身就是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从运动员到志愿者身份的转变,感觉挺神奇的,我们虽然做的是辅助性工作,但看着运动员们顺利完赛,我们也很开心,也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据悉,本届大赛中共有84名来自南京体育学院的“小青柠”投入到赛事服务中,为赛事保障添砖加瓦。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大赛志愿者的专业性,赛前相关部门组织了线上安保培训、线下通识培训、进场馆培训和岗位实训四个阶段的培训。
一句“加油”暖心关怀让运动员“宾至如归”
翻开“小青柠”詹景曦随身携带的播报记录本,上面写满了法语、德语、希腊语等多国语言中的“加油”,“每当有国外运动员上场,我会在播报结束后尽可能用运动员的母语喊一句‘加油’。”詹景曦笑着说,很多发音都是靠翻译软件反复听,“但看到运动员听到母语时惊喜的样子,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博爱之都,暖意涌动。这样的“暖心事”在大赛期间时有发生。3月21日,一名安哥拉运动员在赛场热身时,不慎将随身佩戴的项链丢失,在热心运动员,“小青柠”沈馨、詹景曦的暖心接力下,项链物归原主。同一天上午,斯里兰卡代表队因号码牌问题险些错过比赛。“小青柠”汪莹凭借流利英语迅速联系到相关部门,快速地帮他们完成了紧急补办等流程,帮助运动员顺利进场……
诸多点赞 青春奉献彰显“博爱之都”魅力
“我现在读大三,正在准备考研。但这次志愿服务更让我义无反顾。”詹景曦曾参加过南马等多个南京本地赛事的志愿服务,能在国际大赛上做志愿者,一直是她的心愿。这也代表了许多“小青柠”的心声。
3月22日中午,世界田联赛事运行协调官Daniela BRATOVEANU走进“志愿者之家”,感受赛事别样的暖心风景线。现场,她还用毛笔认真书写下“LOVE WIC NANJING VOLUNTEERS!”在这幅书法作品中,她还用心地画了四颗爱心,以及汉语拼音“XIE XIE”。“每位志愿者的工作质量都非常满意,所以我写下爱她们所有人。”在她眼中,南京一座拥有美妙文化的城市,但更美妙的是人,他们热情好客,太棒了!“我喜欢南京!”Daniela BRATOVEANU用中文表达了对南京的喜爱。
这样的点赞,每天都在发生。
“外联部要表扬志愿者,东南大学的陈薪羽、钱笑羽、宋子涵和侯雨杉,跟译员老师一起又检查了一遍场馆的标识标牌,非常仔细,认真负责专业能力过硬。”
“表扬体育部检录组3个小姑娘,中英文切换超级流畅,工作认真仔细,互相配合得也非常好。”
……
这些点赞是对“小青柠”的认可,更是一份鼓励,正如汪莹说的那样,“当运动员冲我竖起大拇指跑向赛场时,那种成就感难以言表。”
赛事终有时,志愿无止尽。当大赛中运动员的亮眼成绩被载入史册,“小青柠”们的故事还将在南京延续,他们用专业服务做好保障,用暖心细节传递城市温度,更用青春激情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的担当
这个春天,南京因赛事而闪耀,更因“小青柠”而温暖。
来源:热点体育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