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啥我家种出来的蒜头,小得跟花生似的,别人家的蒜头却比拳头还大?”其实,种蒜不光要下力气,更得懂方法!河北邯郸的张大爷,去年就靠三亩蒜地多赚了八千多块,他笑着说:“秘诀就六个字——‘一泡二浅三肥’!”
为啥我家种出来的蒜头,小得跟花生似的,别人家的蒜头却比拳头还大?”其实,种蒜不光要下力气,更得懂方法!河北邯郸的张大爷,去年就靠三亩蒜地多赚了八千多块,他笑着说:“秘诀就六个字——‘一泡二浅三肥’!”
今天,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再加上专家的技术指导,给大家好好讲讲怎么种出又大又匀称的好蒜头!
新手种蒜,要避开这三个误区:
1. 播种深度不对,蒜头长不好
很多人埋蒜瓣时随便一插,最后出苗又慢,还容易烂根。要记住:蒜瓣埋得太深容易烂,埋得太浅又容易受冻。最适合的深度是2~3厘米,大概就是一个指节的长度。要是沙土地,深度可以稍微再深一点;要是黏土地,就得埋得更浅些。
2. 蒜种不处理,容易招病害
有些人拿到蒜瓣不做任何处理就直接种,结果到了种植中后期,病害特别多,产量也上不去。建议大家先用50℃左右的温水泡15分钟,水里可以加少量多菌灵或者高锰酸钾来杀菌,捞出来晾干后再播种,这样能明显减少病害。
3. 土壤板结,蒜头没空间长大
硬邦邦的土壤,不利于蒜头膨大。所以在整理土地前,要把土深耕20公分左右,往土里掺些腐熟的有机肥或者腐殖土,让土壤变得疏松透气,蒜头才有足够空间长大。
✅ 学会“六字诀”,种蒜轻松高产:
一泡:杀菌促发芽
- 用50℃的温水,加适量杀菌剂(比如多菌灵)泡蒜种15分钟,能杀菌防病;
- 泡完后再用EM菌液或者稀释的红糖水,泡30分钟,帮助蒜种发芽生根。
二浅:浅播加覆膜
- 把蒜瓣的尖头朝上放,盖2~3厘米厚的土,然后轻轻压平;
- 播种后要覆盖地膜,尤其是北方春季种蒜,地膜能保温保湿,让蒜更快出苗。出苗后要及时把地膜弄破,把苗放出来,防止苗被烫伤。
三肥:分阶段施肥,蒜头不愁长
- 底肥要施足:每亩地施2000公斤腐熟的农家肥,再加100公斤草木灰。要注意,粪肥一定要腐熟好,不然容易烧根;
- 施返青肥:开春后,蒜长出新叶时,每亩地追施10~15公斤尿素,帮助蒜苗长得更壮;
- 施膨大肥:在蒜抽薹前,每亩地施15~20公斤硫酸钾,钾元素能帮助蒜头膨大。
❌ 这三件事,种蒜时绝对不能做:
1. 不要连茬种植
连续在同一块地种蒜,容易积累病菌和虫卵。建议和玉米、水稻这些作物轮流种植,每隔2-3年再在这块地种一茬蒜。
2. 不要舍不得间苗
蒜苗长得太密,会互相抢营养。蒜苗之间的间距建议保持在8~10厘米,这样蒜头才能长得又大又匀称。
3. 采收前不要浇大水
挖蒜前15天左右就别浇水了,不然容易导致蒜皮裂开、蒜头散瓣,不好储存。
采收与储存:
当蒜叶变黄、假茎变软时,就说明蒜成熟了,要选晴天采收。把蒜挖出来后,晾晒2~3天,然后剪去根须和枯叶,要么编成辫子,要么装到网袋里,挂在通风阴凉的地方,能放很久都不发芽。
总结一下:
种蒜是个需要细心的活儿,用好“一泡二浅三肥”这个秘诀,再注意轮作、间苗和水分管理,你也能种出个头饱满、产量让人满意的大蒜!建议大家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种蒜前多翻看两遍!
【说明】
本文内容是根据田间实践和农业技术推广经验整理的,因为各地的土壤和气候不一样,大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欢迎点赞、转发给更多种蒜的朋友!
来源:英姐故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