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优美的一首月夜诗,仅28个字,就写出唐朝最静逸的一个夜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3 14:51 2

摘要:他是盛唐时不出名的诗人,也是一位被低估的诗人,不过他却是一个肤白貌美的美男子。他出身名门世家,祖上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刘政会,但他一生不入仕途他就是刘方平。刘方平出生于河南洛阳,是匈奴人,他博学多才,善诗,善画,他的诗风细腻而清丽,很善于写闺怨诗。不过

他是盛唐时不出名的诗人,也是一位被低估的诗人,不过他却是一个肤白貌美的美男子。他出身名门世家,祖上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刘政会,但他一生不入仕途他就是刘方平。刘方平出生于河南洛阳,是匈奴人,他博学多才,善诗,善画,他的诗风细腻而清丽,很善于写闺怨诗。不过他没有入仕途,他曾应进士,后又从军,可是都不如意,最后他选择隐居,开始游山玩水,寄情山水、书画当中。写月夜的相关诗有很多,比如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比如王建的“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还有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可以还每一个月夜诗意境都非常的唯美,有的寄托秋思,有的营造出孤寂和凄凉,也有的充满高雅清幽的意境。

夜晚是安静的,也是人心最踏实的时候,月亮代表着相思,思念,而春天的月夜是什么样子呢?

刘方平的这首《月夜》描绘的就是春天的月夜,是一首充满甜蜜,又富有生机的诗,给人一种淡淡的安逸。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诗词译文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而另一半则隐藏在黑夜当中,显得更加的清幽宁静。

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着,代表着夜已深沉,时间悄然流逝。

就在今天夜晚,我清晰的感觉到春天温暖的气息,才知道春天的来临,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虫鸣传到了屋子里。

诗词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月夜春景图,让人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温暖。

刘方平的这首诗是抒写感受春天月夜大自然的物候变化,对景物的描写朦胧而和谐,清新而有情致,深得陶诗真趣。

开篇以“更深”二字起首,为以下景色的描绘奠定了基调,也让全诗罩上了一种特殊氛围。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是写夜深时仰望寥廓天宇,见月色空明,静静地照临庭院的半部,星斗阑干横斜,暗隐着时光的流转,二者共同营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这两句是写听见虫子的新鸣声从绿窗纱透过来,从而感知到今夜洋溢着和暖的春气。

闻虫鸣而知春暖,互为因果关系,体现了诗人对外界自然事物、气候的观察入微和敏感。

这两句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固然说不出,即使是长期生活在乡村的人,若非有心去感受,同样是说不出来的,“偏知”二字透露出一点自得之意。

一个“新”字,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美好事物和生命的欣悦咏赞之情。以春和月为主题的诗词极为常见,然而这首诗不仅不从桃花柳树之类最具春天特色的景物着笔,反而借夜幕将它们都遮掩起来。

写月也不细细描写其形状和光影,而只是写了半片月色,构思新颖别致,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

来源:小学快乐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