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砍掉他的脑袋只须一瞬,但再长出一颗这样的头颅也许要等一百年!”数学家拉格朗日的这句怒吼,说的正是今天的主角:现代化学奠基人、氧气命名者、法国科学家(白天当税务官赚钱,晚上搞化学烧钱,自费搞科研那种)
“砍掉他的脑袋只须一瞬,但再长出一颗这样的头颅也许要等一百年!”数学家拉格朗日的这句怒吼,说的正是今天的主角:现代化学奠基人、氧气命名者、法国科学家(白天当税务官赚钱,晚上搞化学烧钱,自费搞科研那种)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氧气:以前没人知道我们在呼吸什么
现在有谁不知道氧气?这个人人靠它活命的东西。但是以前,仅仅大约两百多年前, 没有人能说清楚这件事。的确,当时人们就知道要靠呼吸空气才能活下来,但是“空气”究竟是什么,对于学者来说,他们会告诉你,空气是一种元素,是单一的成分,认识氧气的线索与燃烧有关。
以前人们认为燃烧是:可燃物-燃素=燃烧产物
图1燃素化学(来源:世界技术史)
当时的化学家用“燃素理论”解释燃烧现象。可燃物中存在燃素(一种假想成分)。燃烧就是物质中的燃素吸收或释放的过程。为什么物质燃烧后的灰烬会变轻?因为物质中的燃素跑到了空气中,空气起到类似海绵吸水般的作用将燃素吸收。燃素理论没有认识到燃烧需要空气是其中的氧气直接参加了反应,错误地把空气当做燃素的溶剂。虽然“燃素”不存在,但他们发现燃烧需要空气是对的。
拉瓦锡掀起的革命:可燃物+氧气=燃烧产物
拉瓦锡认为在燃烧过程中不是有物质被释放进空气,而是从空气中取走了什么。而且他发现这种气体有助于呼吸、燃烧,区别于不适于呼吸和燃烧的气体。拉瓦锡将它命名为氧,并认清了燃烧的本质。燃烧就是可燃物与氧气结合的过程。
科学再发现
282年前的今天,拉瓦锡出生了!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拉瓦锡的发现吗?快来北京科学中心2号楼一层的“科学再发现”主题展吧!
弘扬科学家精神
播撒科学的种子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来源:光明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