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生酒”到“社交货币”:劲酒正打造百亿突围样本?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11:57 2

摘要:这个曾被视作中老年养生专属的品牌,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爸爸的酒柜"到"Z世代社交货币"的华丽转身,全年销售额甚至有望突破百亿量级……

劲酒:在养生与微醺之间找到Z世代的情绪出口。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南风

当传统白酒企业还在为"年轻人为何不喝白酒"焦虑时,35ml的小劲酒玻璃瓶正在烧烤摊的冰杯里折射出新消费时代的微光。

7月中旬,一则"小劲酒单品冲击百亿销售额、多地终端渠道售罄"的行业动态短视频在经销商圈层与资本市场持续发酵。

根据“大胆预测”,小劲酒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百亿量级,或将创造保健酒品类单品的年度销售新纪录。

这个曾被视作中老年养生专属的品牌,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爸爸的酒柜"到"Z世代社交货币"的华丽转身,全年销售额甚至有望突破百亿量级……

当#小劲酒混搭AD钙奶#的tag在抖音收获大量关注时,这场看似偶然的消费狂欢,实则是传统酒企与Z世代需求碰撞的必然结果。

当如今的年轻人厌倦了上一代的酒桌文化,他们急需创造自己的酒文化,劲酒恰好成为了这种新酒文化的载体。

2025年夏天,一股混搭风潮席卷社交平台。125毫升、酒精度35度的红色小瓶劲酒与童年记忆里的AD钙奶、旺仔牛奶甚至酸梅汤倒进同一个杯子,调配出颜色斑斓的“中式长岛冰茶”。

一批年轻消费者创作了大量关于劲酒的顺口溜:“劲酒配红牛,往后不低头”、“劲酒配旺仔,东方爱情海”、“劲酒酸梅汤,重返温柔乡”……

年轻人乐此不疲地分享食品配方,将便利店冰柜里单价十几元的小瓶劲酒捧成了新晋“网红饮品”。劲酒用七年时间证明,真正的年轻化不在于品牌说了什么,而在于年轻人主动用它表达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劲酒的走红并非一次意外。这瓶曾经被归为“父辈专属”的保健酒,如今被冠以“中国人自己的威士忌”或“野格平替”的称号。

它的成功在于精准切中了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矛盾需求:既渴望酒精带来的微醺快感和社交放松,同时又放不下对健康养生的执念。

当然,真正撑起这场“夏日风暴”的仍是劲酒多年来沉淀的品质势能与顺应当前时代的营销创新,正是以上两大核心要素构成的"基础生态",让偶然的流量火花得以转化为持续的消费野火。

产品主义:坚持"药材基地直采+数字化提取"的工艺,让每一瓶酒都值得细品;场景创新:开发"劲酒+养乐多""劲酒+气泡水"等DIY配方,主动融入年轻人调酒文化;价格锚定:15-25元价格带巧妙避开白酒税负压力,形成性价比认知护城河。

另值得大家注意到的是,小劲酒的成功揭示了“年轻化命题的祛魅与重构”,打破了行业对年轻化的三个迷思:

代际更替≠口味颠覆:年轻人拒绝的不是酒精度,而是浓香型白酒的灼烧感。38度甜型酒体+冰饮法的创新,保留了酒精社交属性却改善了饮用体验。

营销创新≠放弃基本盘:在吸引女性用户的同时,其传统中年男性客群复购率仍保持高位。

流量变现≠长期价值:“网络热潮”“网红效应”带来的用户短期增长,最终留存靠的是125ml标准装对独居青年"微醺刚需"的精准满足,本质是将保健酒重构为情绪消费品。

这个案例印证了消费品行业的永恒真理:所有暂时的成功都是过去十年默默种树的结果。当行业热衷于讨论"Z世代营销方法论"时,或许更该回归商业本质——在合适的价格,用合适的产品,出现在消费者最需要的场景里。

按照业内人士的话说,小劲酒的走红证明,传统行业创新不需要推倒重来。当AD钙奶的甜润中和了药材的苦涩,这种奇妙的味觉平衡恰似传统酒企转型的隐喻——既要接纳新消费的糖分,又要保留自身功效的底色。

其启示价值已超越单品成败:在白酒寒冬中,或许真正的破局点不在于追逐每一个流行tag,而在于像劲牌那样,用28度的低醇酿出80年品牌的生命力。

来源:酒哥杨承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