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接受日本勋章引发二战历史回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9 11:15 2

摘要:1942年2月15日,英军向日军投降后,新加坡进入日据时期。日军随即实施“肃清”行动(又称“检证”行动),针对18至50岁华人男性进行所谓“抗日分子筛查”。历史记载显示,1942年2月21日至3月初的短短两周内,约有2.5万至5万名华人遇害。

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于2025年9月3日前夕在日本接受天皇授予的勋章,此举引发东南亚华人社群对二战历史的集体回忆。

1942年2月15日,英军向日军投降后,新加坡进入日据时期。日军随即实施“肃清”行动(又称“检证”行动),针对18至50岁华人男性进行所谓“抗日分子筛查”。历史记载显示,1942年2月21日至3月初的短短两周内,约有2.5万至5万名华人遇害。

当时年仅18岁又8个月的李光耀(新加坡建国总理)也在被检证之列。根据《李光耀回忆录》记载,他在惹兰勿刹(Jalan Besar)检证站被拦截后,以“回家取物”为由获得暂时放行,最终在黄包车夫高长古帮助下躲过杀身之祸。

日本政府于2025年向李显龙颁发“旭日大绶章”,表彰其促进日新关系的贡献。但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前夕,这个时间节点引发特别关注。

马来西亚华人协会历史委员会主任指出:“1941年至1945年间,马来亚地区(含新加坡)约有15万华人遇难。这些历史事实都有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和马来西亚国家档案馆的文献佐证。”

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教授表示:“外交荣誉与历史记忆需要平衡处理。李显龙作为政治人物接受勋章是正常外交活动,但民众的历史情感同样值得尊重。”

日本驻新加坡大使馆在颁奖通报中强调:“该勋章是为表彰李显龙总理任内推动日新战略伙伴关系的贡献,特别是促进双方在数字经济与绿色能源领域的合作。”

现年72岁的李显龙于2024年5月15日正式卸任新加坡总理职务。其办公室在回应争议时表示:“历史教训不容遗忘,但战后 generations 有责任构建和平未来。”

据新加坡民调机构2023年数据显示,该国76%的年轻人认为“应同时保持对历史的认识和对未来关系的建设”。这种观点在东南亚国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战历史学者指出:“新加坡抗日纪念馆每年2月15日都会举行悼念仪式,这个传统已持续60年。历史记忆与当代外交并非对立关系,关键是如何保持平衡。”

随着地区格局变化,如何对待历史记忆与现实利益已成为东南亚国家共同面对的课题。各方观点显示,这个话题仍需要更多理性讨论和历史教育来促进理解。

来源:念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