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棚、驮、磨”等12个生字,会写“愿、意、麦”等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一、教案基本信息
课题:《小马过河》
年级: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时:
授课时间:40分钟
教材版本:部编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棚、驮、磨”等12个生字,会写“愿、意、麦”等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小马过河的过程,能够简单复述故事。
引导学生思考小马遇到问题时的不同解决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勇于尝试,同时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读生字词,书写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理解老马对小马说的话的含义,明白做事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包含小马、老牛、松鼠等动物的图片,课文朗读音频等)、生字卡片。
学具
预习课文时标记生字词的课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5 - 8分钟)
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方法:展示一匹小马的图片,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小马有什么有趣的故事,然后引出《小马过河》的课题。
教师展示图片并提问:“同学们,看这匹可爱的小马,它呀,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叫做《小马过河》。”
2.新知探究(15 - 20分钟)
a.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听,同时用铅笔圈出生字。
-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带领学生认读“棚、驮、磨”等生字,可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 讲解生字的字形、字义,如“驮”字,可以通过做动作(背东西的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b.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如“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在过河的过程中遇到了谁?”
-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小马、老牛、松鼠的对话部分,通过分角色朗读来体会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
c. 精读课文,体会道理
- 重点研读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明白遇到问题要自己思考并且勇于尝试的道理。
3.巩固练习(10 - 12分钟)
基础题
完成课本后的生字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规范。
进行生字的扩词练习,加深对生字的理解。
拓展题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小马过河的故事,要求故事完整,语言通顺。
4.课堂小结(3 - 5分钟)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和懂得的道理。
教师总结强调: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像小马一样,既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又要自己动脑筋去尝试,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5.作业布置(1 - 2分钟)
基础作业
把生字词每个写3遍,组一个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拓展作业
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小马过河》这个故事。
来源:聪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