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名自称民生银行某支行前副行长的男子肖某开通了社交账号讲述的入狱经历 短短两天时间就吸粉 2万。
文|腊宍
编辑|腊宍
“铐子戴上前,我茶杯还是热的。”
当诈马扁27亿的银行行长在抖音说出这句话时,评论区炸了:
“我们倾家荡产,他靠犯罪故事涨粉2万?”
更玄幻的是——这场世纪马扁局,法律只罚了他9万元。
近日,一名自称民生银行某支行前副行长的男子肖某开通了社交账号讲述的入狱经历 短短两天时间就吸粉 2万。
其涨粉途径竟然是靠讲自己入狱前的经历获得!
据悉,肖某8月19日发了首条视 频,短短两天就获取了2.2万粉丝。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么一个平平无奇的副行长,居然是2017年那起轰动投资圈的27亿“假理财”案的犯罪者之一。妥妥的“金融硕鼠”。
1983年生的肖某,毕业就进了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舟亢天桥支行,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客户经理做到了部门经理,再到2014年底成为了副行长。
从2013年开始,当时还是部门经理的肖某,伙同其顶头上司支行行长张颖,举着“总行内部理财产品”招牌:“年化12%,限L抢贝勾!”,“G端定制”等的高息、高规格当诱饵进行了“J准收割”,并以“保本保息理财”的名义让147名被害人签虚假理财协议,通过伪造签名、盖假公章的形式,把本该存入储户存款的27.46亿余元堂而皇之的转到了自己控制的个人账户上。
2017年,支行行长张颖因合同诈马扁罪被判无期,肖某以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被判9年,罚9万元。
当案子被曝光后,这147位客户里面还有不少客户不相信自己买的全是假的。可见他们的“骗术”是多么的成功和高明。
如今,以“重启人生的肖行长”高调“出山”。利用网红进行洗白,利用人设标签:金融专家 | 职场逆袭者 | 法律科普人。把犯罪经历变成了流量金矿。
[彩虹]播放量Z高视 频:《我在监狱学到的理财真谛》
[彩虹]神评论互动:“现在还敢买理财吗?”→ 他回复:“找我咨询”
为什么能如此成功?
原因是专挑三类人下手:
✅ 信任银行的老年人(某教 授被骗光养老钱)
✅ 急于增值的小老 板(货款变成废纸)
✅ 迷信“内部渠道”的富豪(单笔被骗达到6000万)
✍️ 亲 自伪造287份理财合同
[加一]案发后连夜删除后台数据
[加一]把假公章藏进银行保险库(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 ?)
罚金9万 = 诈马扁金额的 0.003%,9年9万罚单:轻判背后是何考量?
被告席肖某 vs 直播间肖某
27亿现金体积 vs 9万元厚度
“你认为罚金合理吗?
抖音认证:“原某银行高管”(未标注前科记录)
网友举报3次仍存活,直到官媒曝光才封禁。
我们不经要质问:
1、法律漏洞如何补救?
2、刑满人员就业权=用受害者伤痛赚钱?
3、下一个“肖行长”是否正在抖音养号?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交流互动!
来源:小模型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