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尿酸偏高是好事,甚至还值得庆幸,耶鲁大学的研究是真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05:35 3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637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尿酸高”这三个字,很多人一听就紧张,仿佛预兆着痛风、肾病、心脑血管问题接踵而至。每年体检报告一出来,看到那行“尿酸偏高”,不少人就开始焦虑:是不是要开始吃药了?是不是离痛风不远了?

但你可能没想到,尿酸偏高这件事,并不总是坏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它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信号。耶鲁大学的一项重要研究也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尿酸,竟然有“抗氧化剂”的作用!

听起来有些反转?别急,今天我们就来把“尿酸”这件事儿讲清楚。

要弄懂“尿酸偏高”值不值得担心,得先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

尿酸其实是人体代谢嘌呤之后的一种代谢产物。嘌呤这种东西并不陌生,它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海鲜、啤酒、豆制品等食物中,也存在于我们身体的细胞里,是细胞DNA和RNA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说,尿酸的产生是正常代谢过程的一部分。当身体把嘌呤分解完之后,生成的尿酸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一般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

但一旦:嘌呤摄入太多(比如大鱼大肉啤酒管够);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或者身体自身代谢出现紊乱。

这些情况就可能导致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升高,也就是常说的高尿酸血症

很多人一看到尿酸高,就自动联想到“痛风”。但其实,从尿酸偏高到真正发作痛风,中间还有很长一段路。

参考《2023版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只有当尿酸浓度持续超过420μmol/L,并且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才可能发展为痛风①。

更重要的是,约有四成高尿酸者终生不会发展为痛风。也就是说,你体检查出尿酸偏高,并不代表你一定会被痛风“缠上”。

所以,尿酸高≠痛风,更不是立即就要吃药控制的“坏消息”。

1996年,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发表了一篇研究,引发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②。

他们发现:尿酸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功能,在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延缓衰老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什么是自由基?简单说,它们是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分子,会攻击我们的细胞、DNA,引发炎症、加速衰老,甚至诱发癌症。而尿酸,恰恰就能“中和”这些自由基,起到类似于维生素C、维生素E的抗氧化效果。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类比其他哺乳动物更容易尿酸高。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分解尿酸的尿酸酶,尿酸水平因此相对提高。这种变化,被认为是人类在面对复杂环境压力时的一种“适应性选择”——用更高的尿酸水平来抵抗氧化损伤。

换句话说,尿酸偏高,可能是身体在保护你

这听起来有些反直觉,但确实有一些人群,适度偏高的尿酸水平反而有益健康

比如:

老年人:研究发现,老年人群体中尿酸偏高与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降低有关。部分研究指出,尿酸较高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更低③。

免疫力较弱者:尿酸的抗氧化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免疫防御,帮助抵御病毒入侵。

轻度贫血患者:尿酸可刺激红细胞生成,有助于改善轻度贫血状态。

当然,前提是“适度偏高”——如果尿酸飙升到600μmol/L以上,甚至已经出现关节疼痛、肾功能异常,那就得引起高度重视。

根据中华医学会发布的诊疗共识,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积极干预

有痛风发作史;

尿酸水平持续超过540μmol/L;

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病;

影像学提示尿酸盐结晶沉积。

而对于单纯“轻度高尿酸”的人群,更推荐的做法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调节,而不是盲目吃药降尿酸。

少喝酒,尤其是啤酒。酒精会干扰尿酸排泄,还会促进乳酸生成,加重高尿酸。

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比如动物内脏、海鲜、浓汤、火锅底料等。

多喝水,每天保证1500~2000ml以上的清水,有利于尿酸排泄。

保持适度运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代谢紊乱。

减重,肥胖与高尿酸、代谢综合征高度相关。

饮食调整看似简单,但坚持下来,对尿酸控制的帮助是巨大的。

尿酸不是敌人,它是身体的一部分,是代谢的结果,是“好”与“坏”的双面体。

查出尿酸偏高,并不意味着危险,而是提醒你该关心自己的生活方式了。就像一个早早敲响的警钟,它为我们留出了调整的时间和空间。

所以,与其视它为敌人,不如理解它背后的“善意提醒”。就像耶鲁大学的那项研究所揭示的,有时,身体的异常,不是病,是保护

参考文献:

①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23年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
② Ames BN, Cathcart R, Schwiers E, Hochstein P. Uric acid provides an antioxidant defense in humans against oxidant- and radical-caused aging and cancer. PNAS. 1996.
③ Li X, Meng X, Timofeeva M, et al. Uric acid levels and risk of Alzheimer’s disease: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Front Aging Neurosci. 2022.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洪山爱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