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我们80后而言,电视不单单是一台电器,它更像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神奇之窗,承载着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憧憬与向往。那些被电视陪伴的日子,简单又美好,像一部部温暖的老电影,反复在我心间回放。
对于我们80后而言,电视不单单是一台电器,它更像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神奇之窗,承载着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憧憬与向往。那些被电视陪伴的日子,简单又美好,像一部部温暖的老电影,反复在我心间回放。
20世纪80年代初,电视机还是极为稀罕的“大件”,堪称奢侈品。在我们村里,有电视机的家庭寥寥无几。我最早接触的电视,是隔壁二老爷家的。那是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只比巴掌大点,画面模糊,声音也有些嘈杂,可即便如此,也丝毫不减大家对它的喜爱。每至夜幕降临,二老爷家的电视便成了全村的焦点。电视节目尚未开播,院子里就已挤满了人。
80年代农村看电视场景
《西游记》是当时小朋友们的最爱。每当孙悟空在屏幕上翻着筋斗,打出一片金光时,下面的孩子们兴奋得手舞足蹈,嘴里大喊着“吃俺老孙一棒”。大人们则钟情于《陈真》《大侠霍元甲》《射雕英雄传》这类电视剧。
西游记
大侠霍元甲
上海滩
陈真
射雕英雄传
记得《上海滩》热播时,全村都陷入疯狂的追剧热潮。二老爷的院子每晚都被挤得水泄不通,坐后排的人只能看着前面的人头听电视,还有人靠着院墙站着,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实在看不到的,甚至爬到院旁的树上或院墙上。大家为许文强的帅气着迷,为冯程程的深情感动,看到精彩处,不自觉地鼓掌叫好;看到悲伤情节,女人们悄悄抹眼泪,男人们则发出几声叹息。电视剧播完,人们还意犹未尽,就剧情展开热烈讨论,甚至为角色的命运争论不休。那时,电视不只是娱乐工具,更是全村人交流的桥梁,承载着淳朴的民风与和睦的邻里关系。
那时电视机还需要外接天线,稍有风吹草动就影响观看。关键时刻常出现杂音或“雪花”,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兴致。“雪花”太大时,就去摇一下电视天线,再拍拍电视,实在不行就派人到外面调整天线角度,“往左一点”“稍微往右偏点”“抓住不要动”,在大家七嘴八舌的指挥下,带着满屏雪花、听着呲呲啦啦的声音看完一集电视剧是常有的事。最让人扫兴的,莫过于精彩时刻突然停电。
电视机室外天线
时隔几年,村里好多人家陆续买了电视机,二老爷家的院子渐渐冷清下来,可我依旧是忠实观众。八岁那年,父亲拗不过我再三请求,花450元从城里买回一台电视。那是一台14寸黑白电视,四四方方的机身,小小的屏幕旁有调节频道和声音的开关,一大一小两个喇叭,显示屏下方刻着“CHENGDU”字样,背后还背着两根可伸缩天线。在当时,这可是我家最贵重的物件,为了买它,父母卖了好几头大肥猪。
成都牌14寸黑白电视机
那天,我比过年还兴奋,一大早就在院子里等父亲回来。远远看见父亲骑着二八大杠的身影,我迫不及待地迎上去,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惊叹。按照说明书插好电源,父亲小心翼翼地按下开关,伴随着“滋滋”的电流声,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雪花点,接着他又是调频道又是摆弄天线,我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直直地盯着屏幕,仿佛在等待一场神秘仪式的开场。终于,画面渐渐清晰,播放的是《动物世界》,那些从未见过的动物在屏幕上奔跑、嬉戏,我仿佛置身奇妙世界。我兴奋地蹦跳着,大人们也咧开嘴笑了。
父母对我看电视的态度很矛盾,既担心我沉迷,又希望我能从中学到知识。于是,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成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博弈”。比如,趁父母不在,偷偷把电视声音调低,假装写作业,还要想法给发热的电视后盖降温。为了多看一会儿,洗脚时故意加几次水拖延时间,还会主动帮忙做家务,盼着父母心软,多给几分钟。
逢年过节,电视是家庭聚会的“主角”。亲戚们围坐在电视旁,一边品尝美味佳肴,一边天南海北地闲聊。电视里播放着应景的节目,为温馨的氛围增添几分热闹。所有节目里,最让人期待的当属春晚。一家人早早吃完饭围坐在一起,从开场一直看到零点钟声敲响,其乐融融的场景,像温暖的炉火,驱散了冬日的寒冷,至今仍让人怀念。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
拥有电视机的日子也没有那么顺心。那时农村电网差,电压不稳,停电频繁,用电高峰时,电灯暗得不如煤油灯,电视根本没法看。而且,受设备和技术所限,每周二下午电视就停播。电视的维修保养也很麻烦。有次正看节目,信号突然断了,屏幕全是雪花,父亲拿工具箱捣鼓半天也没修好。还有一回,全家看得入神,显示屏突然灭了,还冒烟,吓得我一下蹿出屋外。这些故障乡上师傅修不好,父亲只能把电视绑在自行车后座,驮到县城去修。在等待电视修好的日子,家里显得格外冷清,总觉得生活中少了些什么,心里空落落的。
周二电视停台标志
随着时间推移,电视在农村家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最初的奢侈品,变成了常见家电,走进了千家万户。90年代我家又买了台彩色电视,虽然画面还有些模糊,但色彩的出现,让我们对世界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后来,又换上了卫星天线,我们不再局限于本地的几个频道,可以通过卫星信号,看到世界各地的节目。而我也在电视的陪伴下,慢慢长大。再后来,液晶电视、智能电视逐渐普及,屏幕越来越大,画质越来越清晰,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如今,电视不仅能看节目,还能上网、玩游戏、视频通话,甚至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
90年代的彩电
电视卫星天线
尽管电视功能日益强大,我们却少了当年围坐在一起看电视的温馨与感动。现在电视节目丰富,人们的选择更个性化,家庭成员各自拿着手机、平板、笔记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再有全家一起追剧、讨论剧情的场景。电视似乎从曾经的“家庭中心”变成了“背景装饰”。
现代智能电视
回想起那些年,电视陪伴我们度过的时光,虽画面模糊、信号不稳定,却充满温暖与感动。它不仅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家庭情感的纽带。那些围坐在电视机前的欢声笑语,那些为剧情争论不休的热闹场面,那些停电时的无奈与等待,都成了我们这代人共同的记忆。
如今,科技发展让生活更便捷,可那份简单纯粹的快乐却越来越难寻。或许,我们怀念的不只是那些年的电视节目,更是与家人、邻里共同分享的温暖时光。那些年,电视相伴的岁月,早已成为我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来源:方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