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1季度盈利后,理想的危机感更重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9 09:42 2

摘要:具体到数据,则是 11 亿元人民币的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 0.4%,环比一季度则增长了 69.6%。

2025 年二季度,理想汽车连续第 11 个季度盈利。

具体到数据,则是 11 亿元人民币的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 0.4%,环比一季度则增长了 69.6%。

究其原因,则是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多交了接近 30% 的车,并同时保持了稳定的利润率。

两年半的盈利之路,理想汽车用增程系列走到相对平缓的经营状态。但中国新造车的竞赛方兴未艾。

增程新对手、纯电新战局、智驾新路线,成为理想汽车 2025 年保持危机感的三大源头。

一方面,问界岚图领克银河等品牌在增程插混的长续航赛道高歌猛进;另一方面,i8/i6 也面临乐道 L90、小米 YU7、Model Y L 等纯电热门车型的竞争。

李想如何看待接下来的「厮杀」?VLA 又是否能成为理想稳固品牌形象的杀手锏?理想的年度销量目标还能达成吗?

马上开始。

i6 能卖好?

今晚李想和马东辉正式确认,i6 将在 9 月底上市并交付。

i6 是理想纯电家族的主流价位车型,对位小米 YU7、特斯拉 Model Y和乐道 L60 等车型。而也正是它所在的 20-30 万纯电 SUV 市场,如今竞争已呈白热化。

虽然产品细节并未透露太多,但李想本人表示,他相信 i6 会是「中大型 5 座纯电 SUV 里面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而他进一步表示,这种信心来自 i6 的外观设计、空间舒适性、续航达成率、VLA 大模型等等,而且他认为 i6 会是理想汽车「迄今为止最好开的产品」。

聊到 i6 的销售,李想透露将在营销传播方式上「更贴近用户」。

再进一步,他解释称要对服务团队、销售交付团队的培训做得「更到位」,并且将执行力对于用户服务的优势发挥出来。

但最有意思的,还是他总结 i6 传播的最后一句话:

「我觉得在 i6 这次,我们要认真全面地做舆情防御了,保证之前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够制止」。

营销变奏

回归产品销售本身,今年理想汽车继续推进营销团队的组织结构改革。

最新的消息是,根据 36 氪、21 世纪财经等多家媒体报道,8 月 14 日,理想汽车内部会议宣布,调整销服体系的组织架构。

此前理想汽车的「五大战区」架构,在这次内部会议后被合并成「销售」部,原中区负责人韩希担任销售部负责人,并同时新增「销售运营」、「市场营销」两大部门。

这是 3 月份以来,理想汽车短短不到半年内的又一次销售服务组织改革。

今晚财报会议上,马东辉解释称,截至目前,理想汽车的进一步改革工作包括重组门店选址团队、强化培训学院和交付团队等等。

而此前媒体报道的架构调整已经基本完毕,开始进入新的运转阶段。

有关此次架构调整的背后原因,马东辉的解释有三点。

首先是为了增加线上线下线索,并同时为一线销售专家提供「行业内有竞争力的收入」;其次是需要重新明确店长的专项培训和提升路径;最后则是减少汇报层,推动组织的扁平化。

从店端回到产品,李想认为理想汽车会进一步提升技术平台和产品迭代的速度。

具体一点,他表示要在 2026 年,将整车和人工智能的「产品领先能力」,提升到 2022 年 L9 对于整个行业的领先程度。

「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出一次牌,同行就出两次牌」,李想认为现在团队的节奏是「让大家看着我们的牌跟我们打牌」。

如今进入纯电增程双线时代,理想汽车的销服迭代,同样需要和产品一样跟上竞争节奏。

马东辉表示,为了加速纯电车型销售,今年理想的开店节奏比较「前置」,也就是在纯电上市前多开店。

另一方面,理想的销售培训策略也有改变。

比如在北方地区,会重点推广增程车型,重点传递冬季续航稳定的优势;而南方则强调节能、空间等卖点。

「组织的条例调整,不会影响新车上市节奏,反而会更强」,马东辉这样认为。

除了销售和产品,理想今年面临的另一个战场,是智能辅助驾驶的又一轮占位赛。

去年理想凭借 VLM 打了一场营销翻身仗,今年则开始加速 VLA 落地。

马东辉在电话会中表示,L 系列增程家族全系 AD Max 车型,会在 9 月份升级到 VLA 辅助驾驶,而 preview 抢先版本,则已经伴随 i8 交付给用户。

他在会议中举例,称 VLA 的驾驶性能提升堪比「GPT 3.5 升级到 4.0」,而新版的参数规模将达到 4B(VLM 时代是 2.2B)。

更进一步,他指出接下来辅助驾驶各家的竞争核心是迭代速度,竞争关键则是强化学习,理想汽车的目标则是「保持行业领先」。

李想则认为 2025 上半年辅助驾驶行业遇到了「至暗时刻」,不仅体验进展缓慢,同时遭遇监管挑战。

但他认为 VLA 会是很清晰的,通往 L3、L4 甚至 L5 的路径,因为他和人的工作方式一样。

有意思的是,过去 24 个小时里面,我们听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

从昨晚何小鹏的「只有小鹏汽车是真 VLA」,再到今早 36 氪汽车采访华为靳玉志那句「华为不会走向 VLA 的路径」,以及今晚李想本人对 VLA 的笃定。

上半年辅助驾驶经历监管刹车之后,下半年各家将带着最新的技术研判再次启程。

理想汽车能否延续 2024 年的战果,继续将智能辅助驾驶作为品牌软实力象征之一?

这是理想汽车今年需要回答的其中一个核心问题,而且不是唯一的问题。

(完)

来源:电动星球News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