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省域篇章。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开展创新示
编者按: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省域篇章。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开展创新示范,打造美丽建设实践样板。现向社会充分展示各地美丽建设成果,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生动局面。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建共享美丽山东,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第一篇章: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以新兴产业培育为突破加速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近年来,东营市垦利经济开发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从产业布局、结构优化到新能源利用为一体的绿色产业体系,强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道路,先后获评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省级近零碳园区示范创建单位、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一、优化空间布局,精心筑巢引凤
(一)抢抓历史机遇,优化发展空间。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推动开发区规划调整正式获省政府批复,核准面积扩大至14.98平方公里,纯增可利用土地12300亩,引导城区企业向园区搬迁,大业钢帘线50万吨高端线材项目正式投产,腾空城市建设用地空间1000亩。
(二)发挥产业优势,打造功能园区。规划“锂电、生物医药、高端蛋白、汽车配件、光电新材料”五大专业园区。其中,锂电产业园发展了从溶剂、溶质到各类添加剂的锂电池电解液全产业链条,是全球最大的碳酸酯生产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园是全球维生素品类最齐全的生产基地,D—泛酸钙产销量全球第一。
(三)建设标准厂房,抢占发展先机。探索“标准地+标准厂房”的“双标”模式,先后建设了瑞丰、智园、小微企业创业园、新能源产业园4处标准厂房,开创了“先租后让”“多层厂房”“企业联建”等多种开发模式,成功吸引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前沿项目入驻。截至目前,累计建设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已全部完成出租出让。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能级
(一)坚持层级跃升。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四新经济的引领区、创新发展的新高地”目标定位,坚决淘汰传统落后产能,着力构建以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为主导,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产业为重要发展方向,以金融、咨询、教育、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3+3+1”产业体系。
(二)坚持国际视野。积极引进核心技术,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2024年实际到位外资7998万美元,韩国ENCHEM公司入股石大胜华新能源,合作动力电池锂盐项目正式投产。宝丰公司与德国HUHOCO公司就合资建设特种功能复合材料项目达成意向,是亚洲唯一一条同类产品生产线;与土耳其贝西公司合作高性能商用车刹车片项目,是国内唯一一个湿法工艺制动片生产车间。
(三)坚持科技赋能。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动全区域、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新发药业成为全市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多项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石大胜华成为国内外碳酸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引领者,占据全球份额的45%。园区共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省级瞪羚企业4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8个,牵头或参与起草国家及行业标准18项,发明专利400余项。
三、发展新兴产业,加速绿色转型
(一)强化绿色能源供给。引进华润财金、国华等企业,实施3个新能源发电项目。其中,华润800MW源网储一体化项目,为山东省单体容量最大的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国华HG14-1000MW海上光伏项目,为全球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国内首个GW(吉瓦)级海上光伏项目;华润50MW海上漂浮式示范项目,为全省最大的海上漂浮式示范项目。2024年度,新能源装机达到1617.96MW,新能源发电量23.37亿度,是园区工业用电量的2.4倍。
(二)建设零碳产业园区。充分利用新能源发展优势,规划建设零碳产业园,打通“电源+电网+负荷+储能”环节。电源侧规划1.5GW风光发电项目;负荷侧储备40GWh/年绿色电芯、40万吨/年磷酸铁锂、2万吨/年硅基负极等系列项目;电源侧与负荷侧间配套建设输电线路、储能设备,正在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三)推进绿色低碳升级。园区先后通过了ISO14001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山东省区域环境评价,有力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胜通钢帘线利用高浓度过滤技术,使浓度由25%提高到45%,减少30%的水用量,是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企业;万得福在现有的大豆分离蛋白产品基础上,积极向下游深加工延伸,形成“大豆蛋白产品—豆渣综合利用—豆油—提炼卵磷脂—下角料发酵造沼气—沼气发电”循环经济产业链。
来源:山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