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两年,德申里最常见的“隐形绊脚石”就是 APS:材料来回退、面谈排期久、DigZert没出、签证跟着拖。把它想成“德国高校+签证共同认可的学术真实性与入学资格核验”:审核通过会生成数字签名证书DigZert,既能申请学校,也能用于签证环节。
近两年,德申里最常见的“隐形绊脚石”就是 APS:材料来回退、面谈排期久、DigZert没出、签证跟着拖。把它想成“德国高校+签证共同认可的学术真实性与入学资格核验”:审核通过会生成数字签名证书 DigZert,既能申请学校,也能用于签证环节。
理解规则,才能对症操作
只要在中国高校有过学习经历,申请德国高校与签证通常都要提交 APS 证书;APS 的核心工作就是核验中国高校出具的学习与学历材料的真伪与连贯。
材料核验+面试或 TestAS 其一。满足“具备直接入学资格且未到第七学期/第九学期”等条件者,可走 TestAS 替代表面谈;注意一旦选了面试程序,不能改回 TestAS。审核费2,500 RMB,通常10天左右出档案号,流程约4–8周。
2019 年起,高考总分不低于满分的 70%、科目覆盖语文+外语+数/理,可直接申请本科;不含面试/TestAS,但同样要做材料真伪核验。
自2023-11-27起,新通过者统一发放带二维码的数字签名证书,院校与签证均认可其打印件;早年老证沿用原纸质版。
难不在学术,卡在合规与连贯
成绩单、在读/毕业等必须由教务处或校级部门出具;系/院章不被接受。密封信件不得拆封再公证;翻译须走公证处,普通翻译社出具无效。
有境外修课经历却缺“母校承认与学分折算”说明;未计入成绩册也未解释为何未转入,易被暂缓。
更换专业、延长学制、只拿毕业证未授学位等,未附校级中英说明与时间轴,连贯性不足。
先点了“面试程序”想改 TestAS 才发现无法反向切换;或对“TestAS 与在校成绩偏差过大将转面试”不了解,节奏被打乱。
材料寄出后约 10–14 天出档案号,面试/考试按批次安排,结果出具后才能下载 DigZert;把院校 DDL、APS、签证预约挤在同一窗口,极易“连锁超时”。
把“黑箱”变“流程”,把不确定变确定
把“必需件”做成清单化,按 APS《办事指引》准备完整成绩册(含未通过科目)、高中与高考材料、在读/毕业证明、必要的公证翻译与密封信;只认校级章这条红线绝不踩。
凡涉交换/转专业/专升本/延长学制/未授位,让母校开具中英双语说明,明确起止时间—原因—承认/学分折算,并与成绩册相互印证。满足直入资格+学期限制的在读本科,TestAS 往往更快;不满足就稳走面试,准备课程线索与方法论而不是“背模板”。
以院校 DDL 倒推,至少提前 2–4 周完成 APS:注册→缴费→邮寄→出档案号→面试/考试→结果公示→下载 DigZert→预约签证。DigZert 长期有效,早办不亏。
APS看的是真伪与连贯,并非“设置门槛”。当材料合规、经历说清、程序选对、时间线前置,德申就会从“被动等待”变成“可控推进”。欢迎在留言里说说:你的路径(在读/应届/高考直申/往届)、目前卡在哪一步、准备用哪三招拆解它。把每个细节做成确定性,这一程就不会被一张证书牵着走。
来源:青岛梅尔顿学校